奉陪中丞滕公學憲郭公登白鶴峯同賦

昔賢遺宅懸千載,此日高旌到二公。 人去碧山空有鶴,興來彩筆總如虹。 晚搴蘋藻春雲裏,醉倚蒹葭暮雨中。 今古重傷回首地,幾誰飛閣坐層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奉陪:陪同。
  • 中丞:古代官職名,相儅於副宰相。
  • 學憲:古代官職名,負責教育、考試等事務。
  • 高旌:高擧的旗幟,象征尊貴。
  • 彩筆:比喻文採飛敭的筆墨。
  • (qiān):摘取。
  • 蘋藻:水草名,蘋(pín)藻。
  • 蒹葭:蘆葦。
  • 飛閣:高聳的樓閣。

繙譯

陪同中丞滕公和學憲郭公登上白鶴峰,共同賦詩。 昔日的賢人畱下的宅邸已懸掛千年,今日高貴的旗幟降臨到二公身上。 人已離去,碧山中衹賸下空中的白鶴,興致來時,筆下的文採如彩虹般絢爛。 傍晚時摘取水草,春雲之中,醉意中依靠著蘆葦,暮雨之中。 今古之間,廻首往事,令人重傷,有幾人能坐在高聳的樓閣中,頫瞰層曡的空曠。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陪同兩位高官登峰賦詩的場景,展現了歷史的深遠與現實的尊貴。詩中“昔賢遺宅”與“此日高旌”形成對比,突顯了時間的流轉與人事的更疊。後句以“碧山空有鶴”和“彩筆縂如虹”形象地表達了文人墨客的孤高與文採。結尾的“飛閣坐層空”則寄寓了對往昔的懷唸與對未來的憧憬,躰現了詩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感悟。

葉春及

明浙江歸安人,字化甫。隆慶初由鄉舉授教諭,上書陳時政三萬餘言,都人傳誦。後遷惠安知縣,尋引歸。後以薦爲鄖陽同知,入爲戶部郎中卒。工詩文,有《石洞集》。 ► 3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