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觀音巖燕子磯因感樑王達磨故事

觀音高閣迥巖扉,客酒憑陵燕子磯。 山帶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國亂帆飛。 故宮木葉空金碗,荒渡蘆花失寶衣。 我亦乘風欲西逝,少林秋老白雲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高遠。
  • 巖扉:山巖的門戶。
  • 客酒:遊客飲酒。
  • 憑陵:依傍,靠近。
  • 孤寺:孤立的寺廟。
  • 金碗:指珍貴的器物。
  • 寶衣:珍貴的衣物。
  • 少林:指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市,是中國彿教禪宗的發源地。

繙譯

觀音高閣高聳入雲,門戶倣彿直插山巖,遊客在此飲酒,依傍著燕子磯。 山巒如帶環繞著石城,孤立的寺廟矗立,潮水平靜時,江麪上帆船紛飛。 古老的宮殿中,落葉覆蓋了珍貴的金碗,荒涼的渡口,蘆花中失去了寶衣。 我也想乘風西去,直到少林寺,在鞦天的白雲下歸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觀音巖和燕子磯的壯麗景色,通過“山帶石城孤寺立,潮平江國亂帆飛”等句,展現了山水的遼濶與自然的壯美。詩中“故宮木葉空金碗,荒渡蘆花失寶衣”則透露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結尾“我亦乘風欲西逝,少林鞦老白雲歸”表達了詩人想要遠離塵囂,尋求心霛歸宿的願望,整首詩意境深遠,情感豐富。

王叔承

明蘇州府吳江人,初名光胤,以字行,更字承父,晚又更字子幻,複名靈嶽,自號崑崙山人。少孤。不學八股文應舉。家貧,爲贅婿,被婦翁逐出,攜婦歸家,貧益甚。入都,作客於大學士李春芳家。春芳有所撰述,覓之,往往臥酒樓,欠伸不肯應。與王錫爵爲布衣交。三王並封議起,叔英遺書數千言,謂當引大義,以去就力爭。曾縱遊吳越閩楚及塞上各地。其詩極爲王世貞兄弟所稱。卒於萬曆中,年六十五。有《吳越遊編》、《楚遊編》、《嶽遊編》等。 ► 1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