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溪採珠歌
吳江之東雙爛溪,日南合浦不足奇。
採來溪蚌大於鬥,明珠歷歷開光輝。
炯如銀河墮片月,羣星錯落流璇璣。
綠珠含笑胡僧嘆,走盤五色西摩尼。
遂令長溪作寶市,競拋禾黍穿沙泥。
老漁泅波似野獺,兒童出沒猶鸕鶿。
豈無一人二人死,藏珠剖腹心相宜。
粒珠可換米百斛,朝耕夕耨良苦爲。
是歲山西天雨黍,隴西地震山崩移。
江南大旱珠豈無,金多谷少寧充飢。
愚民易愚哲人懼,笑倚斜陽坐溪樹。
莫得良農半化漁,明年蜆蛤皆堪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炯 (jiǒng):明亮。
- 璇璣 (xuán jī):古代天文儀器,這裏比喻星辰。
- 綠珠:指珍貴的寶石。
- 胡僧:指外來的僧人。
- 走盤:形容寶石光彩流動。
- 西摩尼:指寶石。
- 禾黍:指莊稼。
- 泅波:游泳。
- 野獺 (tǎ):一種水生哺乳動物。
- 鸕鶿 (lú cí):一種水鳥,常被訓練捕魚。
- 剖腹:這裏指爲了取珠而犧牲生命。
- 斛 (hú):古代容量單位,十鬥爲一斛。
- 隴西:地名,今甘肅省一帶。
- 黍:一種糧食作物。
- 哲人:智者。
翻譯
在吳江東邊的爛溪,日南的合浦也不足爲奇。溪中的蚌殼大如鬥,打開後,明珠閃爍着耀眼的光輝。它們明亮如同銀河中墜落的月亮,羣星錯落,如同流動的璇璣。綠珠般的寶石含笑,令外來的僧人也讚歎不已,五色的寶石在陽光下光彩流動。這使得長溪變成了寶市,人們紛紛拋下莊稼,穿過沙泥去採珠。老漁夫像野獺一樣在水中游泳,兒童們像鸕鶿一樣出沒於水中。雖然有人因此而死,但爲了得到明珠,他們願意剖腹取珠。一粒珠子可以換取百斛米,而耕作卻是辛苦的。這一年,山西下了黍雨,隴西發生了地震和山崩。江南雖然大旱,但珠子難道不能換取食物嗎?黃金多而穀物少,怎能充飢?愚民容易受愚弄,智者則感到憂慮,他們笑着倚靠斜陽坐在溪邊的樹下。不要讓良農都變成了漁民,否則明年蜆蛤都將成問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爛溪採珠的盛況及其背後的社會問題。詩中通過對明珠璀璨的描寫,展現了採珠的誘惑力,但同時也揭示了採珠對農業生產的衝擊和對人們生命的威脅。詩人通過對比黃金與穀物的價值,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深刻憂慮。最後,詩人以智者的視角,對愚民的盲目和未來的隱患提出了警示。整首詩語言生動,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明珠的美麗,也反映了社會的矛盾和詩人的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