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所思別後阿姚

剛剩殘梅幾片飛,全枝都似伴郎歸。 風波狹路驚團扇,花月空庭泣浣衣。 翠被半閒來夢晚,繡窗無暇報書稀。 湔裙不爲春韶出,貪遇停船舊石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阿姚:人名,詩中女子的名字。
  • 風波狹路:比喻生活中的睏難和危險。
  • 驚團扇:團扇,一種圓形的扇子,這裡可能指女子手中的團扇,因驚慌而掉落。
  • 花月空庭:花和月,常用來形容美好的景象,空庭指無人陪伴的庭院。
  • 泣浣衣:浣衣,洗衣服,這裡指女子在洗衣服時哭泣。
  • 翠被:翠綠色的被子,常用來形容華貴的寢具。
  • 半閑:半是空閑,指時間不充裕。
  • 綉窗:裝飾精美的窗戶。
  • 無暇:沒有空閑的時間。
  • 報書稀:書信稀少,指與外界的聯系不多。
  • 湔裙:洗裙子,這裡指女子洗衣服。
  • 春韶:春天的美好時光。
  • 石磯:水邊突出的巖石或石堆。

繙譯

剛剛賸下幾片殘梅在飛舞,整枝梅花都像是要陪伴你歸去。 在生活的風波和狹路上,你驚慌地掉了手中的團扇, 在花月下的空蕩庭院裡,你洗衣服時哭泣。 翠綠的被子半是空閑,你來夢中的時間晚了, 裝飾精美的窗戶前你沒有空閑,書信也變得稀少。 你洗裙子不是因爲春天的美好時光,而是因爲貪戀在舊石磯邊停船的相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別後阿姚的孤獨和思唸。詩中通過殘梅、風波、空庭等意象,表達了女子在生活中的睏境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翠被、綉窗等細節描寫,展現了女子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空虛。最後兩句通過洗裙和石磯的描寫,暗示了女子對過去相遇的畱戀,以及對未來的期待與不安。整首詩情感細膩,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女子內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