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不合將才賦宓妃,烹阿安敢怨燃箕。 豢龍誰氏能燒燕,畜鴨何人肯飯狸。 豈憚讒脣工貝錦,尚甘詩骨墮泥犁。 明珠海底終探取,莫間驪龍有睡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宓妃(fú fēi):傳說中的洛水女神,這裡指代美麗的女子。
  • 烹阿:古代的一種酷刑,這裡比喻遭受苦難。
  • 燃箕:古代的一種酷刑,這裡比喻遭受苦難。
  • 豢龍:養龍,比喻養育英才。
  • 燒燕:古代的一種酷刑,這裡比喻遭受苦難。
  • 飯狸:喂養狸貓,比喻養育不值得的人。
  • 讒脣:讒言,誹謗的話。
  • 工貝錦:精美的織物,比喻巧言令色。
  • 詩骨:指詩人的精神或才華。
  • 墮泥犁:墮入地獄,比喻遭受極大的苦難。
  • 明珠海底:比喻深藏的珍寶或才華。
  • 驪龍:黑色的龍,比喻深藏不露的英才。

繙譯

不應該因爲才華而自比爲洛水女神,遭受苦難又怎能怨恨命運。 誰能培養英才而不受苦難,又有誰願意養育不值得的人。 我不怕讒言和誹謗,甯願甘願讓我的詩才沉淪於苦難之中。 終有一天,我會探取那深藏的珍寶,不要問那深藏不露的英才何時覺醒。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才華與命運的深刻思考。詩人通過比喻和象征,表達了自己對於才華的珍眡,以及對於命運的無奈和抗爭。詩中“不郃將才賦宓妃”一句,既顯示了詩人對於才華的自負,也暗示了才華可能帶來的苦難。後文通過一系列的比喻,如“豢龍”、“燒燕”、“飯狸”等,進一步探討了才華與命運的關系,以及詩人對於苦難的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的精神風貌。

王彥泓

明鎮江府金壇人,字次回。以歲貢爲松江府華亭縣訓導,卒於官。博學好古,喜作豔體小詩,格調似韓偓。詞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詞,有加毫頰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