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易贈熊體貞孫倩

脂我神輿,遊於太虛。 太虛匪虛,充塞無餘。 火來陽燧,水赴方諸。 水火無間,況道之儲。 薺麥夏成,款冬凍舒。 摩蕩無方,各含道腴。 匪車何軸,匪戶何樞。 六龍並轡,互惜其珠。 行地無疆,良哉駿駒。 哂彼曲學,謂之乘除。 心不可遊,道不可拘。 庶幾夙夜,警我頑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潤滑。
  • 神輿:指心靈或精神。
  • 太虛:宇宙或無限的空間。
  • 充塞:充滿。
  • 陽燧:古代取火用的凹面銅鏡。
  • 方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 無間:沒有間隔,指緊密相連。
  • 薺麥:一種植物。
  • 款冬:一種植物,冬季開花。
  • 摩蕩:摩擦激盪。
  • 道腴:道的精髓。
  • 六龍:古代神話中的六條龍,這裏比喻多種力量或因素。
  • 互惜:相互珍惜。
  • 曲學:指狹隘或片面的學問。
  • 乘除:比喻事物的增減變化。
  • 夙夜:早晚。

翻譯

潤滑我的心靈之車,讓它遊歷於廣闊的宇宙。宇宙並非空無一物,而是充滿了無盡的存在。火從陽燧中取出,水從方諸中匯聚。水與火緊密相連,何況是道的積蓄。薺麥在夏天成熟,款冬在冰凍中舒展。它們摩擦激盪,各自蘊含着道的精髓。沒有軸心,車如何轉動;沒有樞紐,門戶如何開啓。六條龍並肩而行,相互珍惜着它們的寶珠。在無垠的大地上奔馳,良馬是最好的伴侶。嘲笑那些狹隘的學問,認爲它們只是簡單的增減變化。心靈不應被束縛,道不應被拘泥。願我早晚都能警醒,以防止我的愚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道的深刻理解和追求。詩中,「脂我神輿,遊於太虛」展現了作者心靈自由的嚮往,而「太虛匪虛,充塞無餘」則強調了宇宙的充實與道的無處不在。通過「水火無間」等自然現象,作者闡述了道的包容與和諧。最後,作者以「心不可遊,道不可拘」作結,強調了心靈的自由與道的靈活性,體現了對狹隘學問的批判和對道的崇高追求。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