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警

交河十月水潺潺,虜騎秋高過黑山。 六郡平時元近塞,一夫誰個可當關。 雲中太守須重起,日逐賢王未肯還。 空抱平胡二三策,書生無計謁龍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吐魯番市西。
  • 潺潺:水流聲,這裏形容水流的聲音。
  • 虜騎:指敵人的騎兵。
  • 黑山:地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
  • 六郡:指邊疆的六個郡縣。
  • :原本。
  • 近塞:靠近邊塞。
  • 一夫:一個人。
  • 當關:守衛關口。
  • 雲中太守:指邊疆地區的行政長官。
  • 日逐:逐日,形容時間一天天過去。
  • 賢王:指有才能的君王。
  • 平胡:平定胡人的策略。
  • 二三策:幾個策略。
  • 書生:讀書人,這裏指作者自己。
  • 無計:沒有辦法。
  • :拜見。
  • 龍顏:皇帝的面容,這裏指皇帝。

翻譯

交河的十月,水聲潺潺,敵人的騎兵在秋高氣爽之時越過黑山。邊疆的六個郡縣原本就靠近邊塞,但一個人又怎能守得住關口呢?雲中的太守必須重新振作,而賢明的君王卻遲遲不肯歸來。我空有平定胡人的幾個策略,作爲書生卻無法見到皇帝,無法獻計。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疆的緊張局勢和作者的無奈心情。詩中,「交河十月水潺潺」以自然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寧靜而緊張的氛圍。「虜騎秋高過黑山」則直接點出了敵人的威脅。後兩句通過對邊疆防務的擔憂,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安全的關切。最後兩句則抒發了作者作爲書生,雖有策略卻無法上達天聽的無奈和苦悶。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民族的憂慮與期望。

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進(一作江陰)人,移居蘇州,字伯谷,號玉遮山人。十歲能詩,既長,名滿吳會。吳門自文徵明後,風雅無定屬,稚登嘗及徵明門,遙接其風,擅詞翰之席者三十餘年,爲同時代布衣詩人之佼佼者。閩粵人過蘇州者,雖商賈亦必求見乞字。萬曆中徵修國史,未上而史局罷。曾編散曲爲《吳騷集》,所收己作不少。又有《吳郡丹青志》、《奕史》《吳社編》及《尊生齋集》等。 ► 2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