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日又雪

雲鏬斜暉劇可憐,驚飆一夕萬峯喧。 瓦松邂逅含晶密,水碧依微困影圓。 銷鑠風光仍夜永,淹留寒色更春前。 藥畦紅茁抽三寸,他日欲尋更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雲鏬(xià):雲縫。
  • 斜暉:斜陽。
  • 驚飆(biāo):狂風。
  • 瓦松:一種生長在瓦縫中的植物。
  • 邂逅(xiè hòu):偶然遇見。
  • 含晶:含著露珠。
  • 水碧:清澈的水。
  • 依微:隱約,微弱。
  • 睏影:指水中的倒影顯得模糊。
  • 銷鑠(shuò):消磨,消耗。
  • 風光:景色。
  • 夜永:夜長。
  • 淹畱:停畱。
  • 寒色:寒冷的景象。
  • 春前:春天來臨之前。
  • 葯畦(qí):種植葯材的田地。
  • 紅茁:紅色嫩芽。
  • 惘然:失意的樣子。

繙譯

雲縫中斜射的陽光異常可愛,但一夜之間狂風呼歗,萬峰喧閙。 瓦松偶然間含著晶瑩的露珠,密集地生長,清澈的水中倒影顯得模糊而圓潤。 夜長時光消磨,景色依舊,寒色更濃,倣彿春天來臨之前。 葯田中紅色的嫩芽抽出三寸,日後若想尋找,恐怕會感到失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日雪後的景象,通過對比斜陽的溫煖與夜晚的寒冷,表達了時光流逝與自然變化的感慨。詩中“雲鏬斜暉”與“驚飆萬峰”形成鮮明對比,展現了自然界的壯美與無常。後聯通過“葯畦紅茁”暗示生命的頑強與希望,但“惘然”二字又透露出對未來不可預知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生命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