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督學蔡可泉
憶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
君年富英妙,詞藻動畿甸。
暌別嘆旬載,越海欣一見。
儲歛日已深,煦閏溢顏面。
學士資緒餘,諸生啓模憲。
古稱德潤身,君子重豹變。
說澤方自茲,離索復相遠。
知崇而禮卑,持此信精鍊。
臨岐更踟躕,矚望增眷戀。
澗毛雖雲微,可以供一餞。
江淅尚玄悟,學者羣宗之。
詎知了性命,乃與日月宜。
奇珍匪嘗口,絢霞豈能衣。
古來齊魯論,心事未雲岐。
達士抱以脩,濁世相乖癡。
君看百尺樓,下有棟與基。
玄談竟無益,頓悟亦何爲。
隱語互相倡,無乃墮禪機。
君生羣哲鄉,大途寧更疑。
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遠書札,啓我衰鈍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京洛:指京城洛陽,這裏泛指都城。
- 西曹院:古代官署名,這裏指王漸逵和蔡可泉曾一同任職的地方。
- 詞藻:指文采、辭藻。
- 畿甸:京城周圍的地方,這裏指蔡可泉的文采在京城地區很有名氣。
- 暌別:分離,分別。
- 儲歛:積累,積聚。
- 煦閏:溫暖,這裏形容蔡可泉的和藹可親。
- 模憲:模範,榜樣。
- 豹變:比喻人的行爲或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
- 說澤:指言談中的恩澤,這裏指蔡可泉的教誨和影響。
- 離索:離別,分離。
- 知崇禮卑:指知識高深而態度謙卑。
- 精鍊:精煉,這裏指蔡可泉的學識和品德都非常精深。
- 臨岐:分別的路口,這裏指分別時。
- 澗毛:山澗中的草木,這裏指微薄的禮物。
- 玄悟:深奧的領悟。
- 了性命:指理解生命的真諦。
- 日月宜:比喻與日月同輝,即非常高尚和重要。
- 奇珍:珍奇的物品,這裏指深奧的學問。
- 絢霞:絢麗的雲霞,這裏比喻華麗的言辭。
- 齊魯論:指古代齊魯地區的學術討論。
- 心事未雲岐:指內心的真實想法沒有分歧。
- 達士:有遠見的人。
- 抱以脩:堅持修養。
- 乖癡:背離常理。
- 棟與基:指建築的梁和基礎,比喻事物的根本。
- 玄談:深奧的談論。
- 頓悟:突然的領悟。
- 墮禪機:陷入禪宗的機鋒,指過於追求玄妙的禪理。
- 羣哲鄉:指衆多哲人聚集的地方。
- 炳前脩:照亮前人的道路,指蔡可泉的學問和品德能夠啓迪後人。
- 衰鈍資:指自己的學識和才能已經衰退。
翻譯
回憶往昔在京城洛陽,我們一同在西曹院任職。那時你年輕英俊,文采飛揚,震動京城地區。分別已有十年,我越過海洋,欣喜地與你重逢。你積累深厚,和藹可親,溢於言表。你以學識輔助學士,成爲學生的楷模。古人說德行能潤身,君子如豹變般顯著。你的教誨從此開始,但離別又使我們相隔遙遠。知識雖高深,態度卻謙卑,這正是你的精煉之處。在分別的路口,我更加猶豫,對你的眷戀倍增。雖然我送的禮物微薄,但希望能表達我的心意。江浙地區崇尚深奧的領悟,學者們紛紛效仿。但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諦,才能與日月同輝。珍奇的學問雖不易嚐到,華麗的言辭又怎能當作衣裳?古時齊魯的學術討論,內心的真實想法並無分歧。有遠見的人堅持修養,在濁世中顯得與衆不同。你看那百尺高樓,下面有梁和基礎。深奧的談論竟無益處,突然的領悟又有何用?隱語互相唱和,豈不是陷入禪宗的機鋒?你生於衆多哲人聚集的地方,大道難道還有疑問嗎?你的學問和品德照亮前人的道路,新的知識值得期待。不惜遠道寄信,啓發我這已經衰退的才能。
賞析
這首詩是王漸逵贈給蔡可泉的,表達了對蔡可泉深厚的友情和對其學識、品德的讚賞。詩中回憶了兩人在京城的共同經歷,讚揚了蔡可泉的文采和學識,以及他的謙卑和教誨。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對重逢的珍惜。詩的最後,詩人希望蔡可泉能夠繼續發揚其學問和品德,照亮後人的道路,並表示自己願意接受蔡可泉的啓發,繼續學習。整首詩情感真摯,語言優美,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對學問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