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梅花百詠詩古梅

臺上天花白㲲巾,戒香臘日洗塵塵。 寒崖莫有三冬㬉,爲現瞿曇四月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天花:指佛教中天上的花,比喻佛教的教義或佛法。
  • 白㲲巾:白色的細布巾,㲲(dǐ)是一種細布。
  • 戒香:指佛教中持戒清淨的香氣。
  • 臘日:農曆十二月初八,佛教中的臘八節。
  • 洗塵塵:洗淨塵埃,比喻淨化心靈。
  • 寒崖:寒冷的山崖。
  • 三冬:指冬季的三個月,比喻寒冷。
  • :同「暖」,溫暖。
  • 瞿曇:即佛陀釋迦牟尼的姓氏,代指佛陀。
  • 四月身:指佛陀在四月初八日誕生。

翻譯

在臺上,天上的花如同白色的細布巾,戒律的香氣在臘日洗淨了塵埃。 寒冷的山崖沒有三冬的溫暖,卻顯現出佛陀四月的身影。

賞析

這首詩通過佛教意象的運用,表達了作者對佛教教義的嚮往和對佛陀的敬仰。詩中「天花白㲲巾」和「戒香臘日洗塵塵」描繪了佛教聖潔的場景,而「寒崖莫有三冬㬉,爲現瞿曇四月身」則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比喻佛陀的偉大,即使在寒冷的環境中,佛陀的教誨和形象依然溫暖人心,給人以精神上的慰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體現了王夫之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宗教情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