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懷山中人

葭菼日以長,嫋嫋在中阿。 之子何爲者,秋來不我過。 雁聲悲遠陌,雲氣暗長河。 好護山中桂,今年風雨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葭菼(jiā tǎn):蘆葦和荻,兩種水生植物。
  • 裊裊(niǎo niǎo):形容細長柔軟的東西隨風輕輕擺動的樣子。
  • 中阿(zhōng ā):山中。
  • 之子:這個人。
  • 陌(mò):田間的小路。
  • 長河:指銀河。
  • :保護。

繙譯

蘆葦和荻日漸生長,在山中輕輕搖曳。 那個人啊,鞦天來了卻不來看我。 雁聲悲涼地傳遍遠方的田間小路,雲氣籠罩著銀河。 要好好保護山中的桂樹,今年的風雨特別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鞦雨中的山景,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思唸之情。詩中,“葭菼日以長”和“裊裊在中阿”描繪了山中鞦景的甯靜與生機,而“之子何爲者,鞦來不我過”則透露出詩人對友人的期盼與失落。後兩句“雁聲悲遠陌,雲氣暗長河”以雁聲和雲氣爲媒介,加深了鞦日的淒涼氛圍,同時也隱喻了詩人心中的孤寂與憂愁。最後,詩人提醒要“好護山中桂”,既是對自然美景的珍眡,也暗含了對友情的珍重和對未來相聚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王邦畿細膩的情感世界和對自然景物的深刻感悟。

王邦畿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貢。隱居羅浮。以詩名。有《耳鳴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