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月色明皎與諸子宿雷峯祝天和尚

· 王琅
半壁飛花照佛燈,石幢不動自崚嶒。 鬆檐百尺渾巢鶴,竹榻一庭驚定僧。 如此山川常欲睡,故將心目夜重登。 明朝薦取無言偈,香雪矇頭答未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幢(shí chuáng):石制的柱子,常用於寺廟中。
  • 崚嶒(léng céng):形容山石高聳突兀的樣子。
  • 鬆檐:松樹的枝葉覆蓋的屋檐。
  • 竹榻:用竹子製成的牀或榻。
  • 薦取:推薦,引薦。
  • 無言偈:指禪宗中的無言教誨,即通過靜默或行爲而非言語來傳達的教義。
  • 香雪:這裏可能指香火或香菸繚繞如雪的景象。

翻譯

半邊牆壁上飛花映照着佛燈,石制的柱子靜止不動,顯得高聳突兀。 松樹的枝葉覆蓋的屋檐下,百尺高的松樹上彷彿有鶴巢,竹子製成的牀榻上,一庭的僧人被驚醒。 這樣的山川美景讓人常常想要入睡,因此我特意在夜晚再次登上心目的山峯。 明天我將推薦一種無言的禪宗教誨,香菸繚繞如雪的景象,我無法用言語來回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冬夜月色下的寺廟景象,通過「飛花照佛燈」、「石幢不動」等意象,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莊嚴的氛圍。詩中「鬆檐百尺渾巢鶴,竹榻一庭驚定僧」進一步以松鶴、竹榻爲背景,描繪了僧侶的生活場景。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無言教誨的嚮往,以及對香火繚繞景象的深刻感受,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王琅

王琅,一作琅,字澹子。番禺人。約爲明崇禎間諸生。明福王弘光元年(一六四五)徵召不赴。後禮函是於雷峯,法名今葉,號開五居士。著有《蛙雨樓稿》、《野樗堂稿》。清陳伯陶編《勝朝粵東遺民錄》卷一有傳。 ► 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