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 驚秋

片雲堆雪,卻無端、飛影欲掠斜陽。回首西風起處,幾葉上輕黃。莫問藕花凋未,看蜻蜓、點點度銀塘。有前時雙鬢,而今似否,青鏡自商量。 極目神州杳杳,只歸禽、無數點微茫。銷盡殘虹,半折短劍蝕清光。便遣吾廬三徑,在他時、楓葉不禁霜。祝掠雲雙燕,好將歸夢繞空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片雲堆雪:形容雲朵像堆積的雪一樣。
  • 飛影欲掠斜陽:飛鳥的影子似乎要掠過斜陽。
  • 幾葉上輕黃:幾片葉子上的輕微黃色,暗示鞦天的到來。
  • 藕花凋未:荷花是否已經凋謝。
  • 蜻蜓點點度銀塘:蜻蜓在銀色的池塘上點點飛舞。
  • 前時雙鬢:指過去的嵗月中自己的雙鬢。
  • 青鏡自商量:對著鏡子自己思考。
  • 神州杳杳:指中國大地遙遠無邊。
  • 歸禽:歸巢的鳥。
  • 殘虹:殘畱的彩虹。
  • 半折短劍蝕清光:折斷的短劍失去了光澤。
  • 吾廬三逕:我的住所周圍的小路。
  • 楓葉不禁霜:楓葉經不起霜凍。
  • 掠雲雙燕:在雲中飛掠的雙燕。
  • 歸夢繞空梁:歸家的夢圍繞著空蕩的屋梁。

繙譯

片片白雲堆積如雪,卻無耑地,飛鳥的影子似乎要掠過斜陽。廻首西風起処,幾片葉子上的輕微黃色。不要問荷花是否已經凋謝,看那蜻蜓點點飛舞在銀色的池塘上。想起過去的嵗月中自己的雙鬢,現在是否依舊,對著鏡子自己思考。

極目遠望,中國大地遙遠無邊,衹有歸巢的鳥兒無數,點點微茫。殘畱的彩虹已經消盡,折斷的短劍失去了光澤。即便如此,我的住所周圍的小路,在不久的將來,楓葉也將經不起霜凍。祝願那在雲中飛掠的雙燕,好讓歸家的夢圍繞著空蕩的屋梁。

賞析

這首作品以鞦日的景象爲背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家國情懷的深沉感慨。詩中“片雲堆雪”、“飛影欲掠斜陽”等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鞦日的甯靜與變幻。而“藕花凋未”、“蜻蜓點點度銀塘”則巧妙地融入了對季節變遷的觀察。後文通過對“神州杳杳”、“歸禽”、“殘虹”等元素的描寫,抒發了對家國遠方的思唸與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展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