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極丸翁兇問不禁狂哭痛定輒吟二章

長夜悠悠二十年,流螢死焰燭高天。 春浮夢裏迷歸鶴,敗葉雲中哭杜鵑。 一線不留夕照影,孤虹應繞點蒼煙。 何人抱器歸張楚,餘有南華內七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極丸翁:指極力主張丸藥之效的老人,這裏可能指某位已故的尊長或友人。
  • 兇問:指不幸的消息,這裏指極丸翁去世的消息。
  • 不禁:忍不住。
  • 狂哭:放聲大哭。
  • 痛定:悲痛過後。
  • 輒吟:即興吟詠。
  • 流螢:飛舞的螢火蟲。
  • 死焰:熄滅的火焰。
  • 燭高天:照亮天空。
  • 春浮:春天的浮雲。
  • 歸鶴:歸來的仙鶴,常用來象徵長壽或高潔。
  • 敗葉:枯萎的葉子。
  • 杜鵑:鳥名,其鳴聲常被用來象徵哀怨。
  • 一線:一絲光線。
  • 夕照影:夕陽的影子。
  • 孤虹:孤獨的彩虹。
  • 點蒼煙:點綴着蒼茫的煙霧。
  • 抱器:懷抱才能。
  • 張楚:指戰國時期的張儀和楚國,這裏可能指有才能的人歸附於某個政權或團體。
  • 南華內七篇:指《莊子》內篇的七篇文章,這裏可能指留下的精神遺產或思想。

翻譯

長夜漫漫已有二十年,流螢的光芒熄滅,但它的死焰仍照亮着高天。 春日的浮雲中,夢裏迷失了歸來的仙鶴,枯萎的葉子在雲中哭泣,如同杜鵑的哀鳴。 夕陽的影子已無一絲留存,孤獨的彩虹應當環繞着蒼茫的煙霧。 有誰懷抱着才能歸附於張楚,而我只剩下《莊子》內篇的七篇文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深切的哀悼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流螢死焰燭高天」、「敗葉雲中哭杜鵑」,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出對逝者的懷念和對生命無常的感慨。末句「餘有南華內七篇」則透露出詩人對精神遺產的珍視,以及對未來歸宿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