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一首
阪月漾初暄,桃李恥未開。
既欣新緒榮,亦畏霜雪摧。
遲疑志不決,東風徒增哀。
兩者誰爲佳,旁人難與裁。
靜女遠逢迎,置彼良願乖。
巫咸已上天,鴆鳥非吾媒。
歡怨物自勞,於我何嫌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阪月:山坡上的月光。
- 漾初暄:初春的溫暖在盪漾。
- 新緒榮:新生的枝葉繁榮。
- 置彼良願乖:放置了那些美好的願望而違背。
- 巫咸已上天:巫咸,古代傳說中的神巫,這裏指神靈已離開。
- 鴆鳥非吾媒:鴆鳥,傳說中的毒鳥,這裏比喻不良的媒介。
翻譯
山坡上的月光盪漾着初春的溫暖,桃樹和李樹羞愧地還未開放。 既欣喜於新生枝葉的繁榮,也畏懼霜雪的摧殘。 猶豫不決的意志,東風也只能徒增哀愁。 兩者之間誰更美好,旁人難以裁決。 靜謐的女子遠遠地迎接,卻放置了那些美好的願望而違背。 神靈已經離開,毒鳥並非我的良媒。 歡樂與怨恨,萬物自擾,對我又有何嫌猜。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初春時節的景象與內心的矛盾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描繪,表達了對新生與衰敗、希望與恐懼的複雜感受。詩中「阪月漾初暄」等句,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的敏銳捕捉。後文通過「靜女」、「巫咸」、「鴆鳥」等象徵,抒發了對人生選擇和命運無奈的感慨,體現了詩人深沉的哲思和對世事的洞察。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粤奴初識雪歌 》 —— [ 明 ] 王夫之
- 《 江城子 其二 咏雪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點絳脣 · 飛花 》 —— [ 明 ] 王夫之
- 《 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寄詠落花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十二月八夜看月 》 —— [ 明 ] 王夫之
- 《 從子敉遘閔以後與予共命而活者七年頃予窜身猺中不自以必生爲謀敉因畱侍伯兄時序未改避伏失據掠騎集其四維方間道往迎已罹鞠凶矣悲激之下時有哀吟草遽佚落僅存絕句四首 其一 》 —— [ 明 ] 王夫之
- 《 懷入山來所棲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輒暢然欣感各述以小詩得二十九首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