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更(sān gēng):古代中國將一夜分爲五更,三更即半夜時分。
- 殺氣:指兇惡的氣氛或氣勢。
- 七尺:古代中國稱人的身高,七尺大約相當於現代的1.68米左右。
- 離魂:指人的靈魂離開身體。
- 畢戰:指結束戰鬥。
- 分畦(fēn qí):劃分田地。
- 鐵界:比喻堅固的界限。
- 宜僚:古代傳說中的巧匠。
- 弄技:玩弄技藝。
- 金丸:金屬製成的小球,常用於遊戲或武術中。
- 浪斟(làng zhēn):隨意地倒酒。
- 綠醑(lǜ xǔ):美酒。
- 蓬慄(péng lì):一種野生果實。
- 黃橙:黃色的橙子。
- 膾蝨肝(kuài shī gān):細切如蝨子肝的小塊。
- 菡萏(hàn dàn):荷花的別稱。
- 蜻蛚(qīng liè):一種昆蟲,即蜻蜓。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冷落。
翻譯
半夜時分,夢中感受到兇惡的氣氛,彷彿有三把刀在威脅;七尺之軀的靈魂似乎離開了身體,伴隨着七寶裝飾的馬鞍。戰鬥結束後,人們爭相劃分田地,如同爭奪堅固的界限;宜僚展示他的技藝,追逐着金屬小球。隨意地倒着美酒,品嚐着野果蓬慄;細細地切着黃橙,製作成如蝨子肝般的小塊。荷花已經凋謝,蜻蜓也已散去,這蕭條的秋色,又有誰來欣賞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充滿殺氣和離魂的夢境,以及戰鬥後的田地劃分和技藝展示的場景。詩中通過「三更殺氣三刀夢」和「七尺離魂七寶鞍」的對比,展現了夢境中的緊張與現實中的奢華。後兩句通過對美酒、野果、黃橙和蝨肝的描繪,展現了生活的細膩與享受。最後兩句則通過荷花的凋謝和蜻蜓的散去,表達了秋天的蕭條和無人欣賞的寂寞,體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無常的感慨。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
王夫之的其他作品
- 《 廣遣興五十八首其二 》 —— [ 明 ] 王夫之
- 《 擬阮步兵詠懷二十四首 其十二 》 —— [ 明 ] 王夫之
- 《 江城子 其一 咏雪二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補落花詩九首 》 —— [ 明 ] 王夫之
- 《 追和王百穀梅花絕句十首 》 —— [ 明 ] 王夫之
- 《 早起草堂寓目籬間牽牛花追憶懿庵 》 —— [ 明 ] 王夫之
- 《 蘭陵王 · 秋感 》 —— [ 明 ] 王夫之
- 《 從子敉遘閔以後與予共命而活者七年頃予窜身猺中不自以必生爲謀敉因畱侍伯兄時序未改避伏失據掠騎集其四維方間道往迎已罹鞠凶矣悲激之下時有哀吟草遽佚落僅存絕句四首 其四 》 —— [ 明 ] 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