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甘蔗生遣興詩次韻而和之七十六首

緩緩花隨陌上去,娟娟月過故鄉來。 無人解識娘生面,外道疑懷聖者胎。 活路無蹤尋九折,死灰有燄射三能。 天吳紫鳳饒璀璨,剪取或堪供襪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遣興:抒發情感,消遣娛樂。
  • 陌上:田間的小路。
  • 娟娟:形容月光明亮、美好。
  • 娘生面:指人的本來面目,即真實的面貌或本質。
  • 外道:佛教中指非佛教的宗教或哲學體系。
  • 聖者胎:指聖人的本質或起源。
  • 九折:多次曲折,比喻道路曲折或人生經歷的波折。
  • 死灰有燄:比喻已經熄滅的事物又重新燃起希望或活力。
  • 天吳紫鳳:神話中的動物,這裏用來形容華麗、璀璨。
  • 璀璨:光彩奪目,燦爛輝煌。
  • 襪材:製作襪子的材料,這裏比喻爲可用之材。

翻譯

慢慢地,花兒隨着田間小路緩緩前行,明亮的月光越過故鄉而來。沒有人能夠理解人的真實面貌,非佛教的信徒們懷疑聖人的本質。生活的道路沒有明確的蹤跡,尋找着曲折的人生經歷,而已經熄滅的事物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天吳紫鳳般華麗璀璨,剪取下來或許可以作爲製作襪子的材料。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花隨陌上、月過故鄉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真諦的探尋和對生命活力的讚美。詩中「無人解識娘生面」一句,深刻反映了人們對真實自我的無知,而「死灰有燄射三能」則展現了生命力的頑強和不息。最後兩句以天吳紫鳳的璀璨形象,暗示了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事物,也有其獨特的價值和美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陽人,中年一度改名壺,字而農,號姜齋、夕堂、一瓢道人、雙髻外史。明崇禎十五年舉人。南明永曆時任行人司行人。旋歸居衡陽石船山。永曆政權覆滅後,曾匿居瑤人山區,後在石船山築土室名觀生居,閉門著書。自署船山病叟,學者稱船山先生。吳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終其身不剃髮。治學範圍極廣,於經、史、諸子、天文、曆法、文學無所不通,有《正蒙注》、《黃書》、《噩夢》、《讀通鑑論》、《姜齋詩話》等。《船山遺書》至道光間始刻,同治間始有全書,後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