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鵝湖文宗書院內塑朱晦翁呂東萊二陸先生舊院惟存遺址院傍有鵝湖寺甚偉

· 王縝
周室東遷孔子生,宋家南渡朱子出。 天生賢聖豈偶然,扶植綱常在刪述。 鵝湖書院傍鉛山,二陸東萊皆特立。 晦翁大會鵝湖前,至今議論昭奎璧。 義利堂堂判兩途,毫釐之差分舜蹠。 德性工夫歸執中,學問兼該務精一。 初若夷尹各一家,卒宗博約共親密。 所以有宗崇儒流,日以文宗表其額。 我昔聞名深慕之,平生願遊今始獲。 徘徊荒址認殘碑,惟見鵝湖寺門闢。 始知異教善惑人,斯道寥寥成嘆息。 安得佛老盡銷除,世宗孔氏無回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è):拜見。
  • 鵝湖文宗書院:位於江西省鉛山縣,是宋代著名的書院之一。
  • 朱晦翁:即朱熹,字元晦,號晦庵,宋代著名理學家。
  • 呂東萊:即呂祖謙,字伯恭,號東萊,宋代理學家。
  • 二陸:指陸九淵和陸九齡,宋代理學家。
  • 奎璧:指星宿中的奎宿和壁宿,比喻文章或學問的精華。
  • 舜蹠:指舜和蹠,舜是古代的聖王,蹠是古代的盜賊,比喻善惡的極端。
  • 執中:指持守中道,不偏不倚。
  • 博約:指廣博和簡約,學問的兩種境界。
  • 異教:指佛教和道教,相對於儒教而言。
  • 斯道:指儒家的學說和道理。
  • 回忒 (tè):偏離,錯誤。

翻譯

周朝東遷時孔子誕生,宋朝南渡時朱子出現。 天生的賢聖豈是偶然,他們扶植綱常,致力於刪述經典。 鵝湖書院依傍鉛山,二陸和東萊都是特立獨行的人物。 晦翁在鵝湖前大會,至今他們的議論仍如星辰般璀璨。 義與利堂堂正正地分爲兩途,毫釐之差區分了聖王與盜賊。 德性的工夫歸於持守中道,學問應兼該廣博與簡約,力求精一。 起初似乎各有家派,最終都宗奉博約,親密無間。 因此有宗派崇尚儒學,日以繼夜地以文宗之名錶彰其額。 我過去聽聞其名,深感仰慕,平生願望今日終於得以實現。 徘徊在荒廢的遺址,辨認殘碑,只見鵝湖寺門敞開。 始知異教善於迷惑人心,儒家的道理已寥寥無幾,令人嘆息。 如何能使佛老之教盡數消除,世人都宗奉孔子,不再偏離正道。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鵝湖文宗書院的描述,表達了對宋代理學家朱熹、呂祖謙及二陸的敬仰,以及對儒家學說衰落的憂慮。詩中,「天生賢聖豈偶然,扶植綱常在刪述」體現了對儒家聖賢的崇敬,而「義利堂堂判兩途,毫釐之差分舜蹠」則強調了儒家道德的嚴格標準。最後,詩人感嘆異教的盛行導致儒家學說的衰微,表達了對儒家復興的深切期望。

王縝

明廣東東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進士。授兵科給事中,強直敢言。正德初爲雲南左參政,忤劉瑾,藉故罰米五百石,售家產以償。累遷右副都御史,巡撫蘇鬆諸府,督兵殲劉七於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戶部尚書。卒官。 ► 4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