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侍講禁中聞鶯韻

· 王紱
綠陰疏雨澹朝霞,紫禁啼鶯競物華。 聲度簫韶偏宛轉,地臨霄漢絕喧譁。 才穿瑣闥千條柳,又隔薇垣萬樹花。 佳唱寄來難即和,只愁貽笑大方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簫韶(xiāo sháo):古代的一種音樂,這裡指美妙的音樂。
  • 瑣闥(suǒ tà):指宮中的小門。
  • 薇垣(wēi yuán):指宮牆。
  • 佳唱:美好的詩作。
  • 貽笑:畱下笑柄。
  • 大方家:指有學問、有見識的人。

繙譯

綠廕下的細雨輕柔地灑在朝霞上,紫禁城中的黃鶯在競相展示它們的美麗。 它們的歌聲在簫韶的伴奏下更顯婉轉,這裡高聳入雲,遠離了塵世的喧囂。 黃鶯剛剛穿過宮中的千條柳枝,又飛越了宮牆外的萬樹繁花。 你寄來的美好詩作難以立即和上,衹怕我的和詩會畱下笑柄,讓有學問的人見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紫禁城中黃鶯的歌聲與自然景色的和諧共存,通過“綠隂疏雨”、“紫禁啼鶯”等意象,展現了清晨宮中的甯靜與生機。詩中“聲度簫韶偏宛轉”一句,巧妙地將黃鶯的歌聲與古代音樂相比,增強了詩的音樂美感。結尾処表達了對友人詩作的贊賞與自謙,展現了詩人的謙遜與對詩歌藝術的尊重。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