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蒼筤池館

· 王紱
軒窗開處小池平,翠竹新栽繞徑生。 洗藥每驚魚躍起,掃苔時放鶴來行。 涼生清籟秋偏早,影動微波月倍明。 惹得王猷知此處,幾番直造不通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蒼筤(cāng láng):一種竹子的名稱。
  • 軒窗:有窗的長廊或小屋。
  • 洗藥:清洗草藥。
  • 清籟:清脆的聲音,這裏指風吹竹葉的聲音。
  • 王猷:即王徽之,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性格豪放不羈。

翻譯

小屋的窗戶打開,眼前是一片平靜的小池塘,新栽的翠竹環繞着小徑生長。清洗草藥時,常驚起池中的魚兒躍出水面,掃除苔蘚時,偶爾會有鶴鳥來此行走。秋風送來竹葉的清脆聲響,似乎秋天來得特別早,月光下,水波盪漾,竹影搖曳,顯得格外明亮。這樣的景緻,讓王猷知道了這個地方,他幾次直接來到這裏,卻未曾留下姓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靜謐而充滿生機的池館景象,通過「軒窗」、「小池」、「翠竹」等自然元素,構建出一幅清新脫俗的畫面。詩中「洗藥驚魚」、「掃苔放鶴」等生動細節,增添了詩意的趣味和動感。結尾提及王猷,借用歷史人物的典故,表達了對此地美景的讚賞和嚮往,同時也透露出一種隱逸山林、超脫世俗的情懷。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