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滎陽宰沈彥初寫竹

· 王紱
吏散庭空罷曉衙,湘簾深映翠交加。 清風一榻琴三弄,笑卻河陽滿縣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滎陽:地名,今河南省滎陽市。
  • :古代官職,相儅於縣令。
  • 湘簾:用湘妃竹(一種有斑點的竹子)制成的簾子。
  • 交加:形容竹影交錯的樣子。
  • 琴三弄:彈奏三次琴曲。
  • 河陽滿縣花:典故出自《晉書·陶潛傳》,陶潛任河陽縣令時,縣內遍植桃花,後用來形容地方官吏的政勣或風雅。

繙譯

官吏們散去,庭院空曠,早晨的衙門事務已結束,湘簾深掩,翠竹交錯的影子映入眼簾。 清風拂過,我躺在榻上,彈奏了三遍琴曲,微笑著,心中無掛,倣彿河陽縣那滿縣的桃花都不及此刻的甯靜與雅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滎陽宰沈彥初在公務之餘的閑適生活。詩中“吏散庭空罷曉衙”一句,既表現了官員們忙碌後的甯靜,也暗示了沈彥初的清廉與勤政。“湘簾深映翠交加”則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營造出一種幽靜雅致的氛圍。後兩句“清風一榻琴三弄,笑卻河陽滿縣花”更是以琴聲和微笑,表達了作者對沈彥初高潔品格和風雅生活的贊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官員的高尚情操和文人雅趣。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