鶺鴒野棘

· 王恭
野棘荒原日又殘,蕭條孤影夜棲寒。 如今已遂連枝好,又恐分飛在急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鶺鴒(jí líng):一種鳥,常用來比喻兄弟。
  • 野棘:野外的荊棘。
  • 蕭條:形容景象淒涼。
  • 孤影:孤獨的身影。
  • 連枝:比喻兄弟。
  • 分飛:分離,分別。
  • 急難:緊急的困難或危險。

翻譯

野外的荊棘叢中,太陽又漸漸西沉,留下一片殘陽。孤獨的身影在寒冷的夜晚棲息。如今我們兄弟情深,如同連理枝一般美好,卻又擔心在緊急困難時不得不分離。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野棘荒原的淒涼景象和孤獨的身影,表達了作者對兄弟情深的珍視與對未來可能分離的憂慮。詩中「連枝好」與「分飛在急難」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作者內心的矛盾與不安。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人王恭對兄弟情誼的深刻感悟。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