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鄭助教

· 王恭
海國霜寒斷雁飛,五門何處整朝衣。 鳳台月色空中白,長樂鐘聲馬上微。 中歲一官仍獨冷,西膠三禮似應稀。 杜陵別後襟期少,誰共樽中醉落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奉寄:敬贈。
  • 鄭助教:人名,鄭姓的助教。
  • 五門:古代宮廷設有五門,此指朝廷。
  • 鳳台:傳說中的仙境,此指高雅之地。
  • 長樂:漢代宮名,此泛指宮殿。
  • 西膠:指西周的學校,此泛指學校或學問。
  • 杜陵:地名,此指杜甫,代指詩人。
  • 襟期:抱負,志向。

翻譯

在寒冷的海國,霜降時節,大雁不再飛翔,我在何處整理朝服,準備上朝呢? 鳳台上的月光在空中顯得格外皎潔,長樂宮的鐘聲在馬背上聽起來微弱而遙遠。 中年時,我仍獨自守着這份官職,感到冷清,對於西周學校的經典學問,似乎也漸漸稀少了。 自從與杜甫分別後,我感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越來越少,有誰能夠與我一同在酒中沉醉,共同欣賞落日的餘暉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海國霜寒中的孤獨與對友人的思念。詩中通過「五門」、「鳳台」、「長樂」等詞彙,展現了朝廷與高雅之地的景象,同時「西膠三禮」暗示了學問的衰微。結尾的「杜陵別後襟期少」表達了對杜甫的懷念及對知己難尋的感慨,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友情和理想的追求。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