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彭秀才敘古

· 王紱
一疾如何便永違,都門秋色慘斜暉。 鄉人驚報哀音去,老父來收旅櫬歸。 別夢尚能聯幾硯,返魂應解訪庭幃。 至今館下多殘翰,每見徵人淚滿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永違:永遠離開,指死亡。
  • 都門:京城的城門,代指京城。
  • 斜暉:斜陽,夕陽。
  • 旅櫬:指在外的棺材。
  • 庭幃:家中,家庭。
  • 殘翰:殘畱的筆墨,指未完成的文稿。
  • 征人:遠行的人,這裡指離鄕背井的人。

繙譯

一場疾病如何就讓你永遠離開了我們,京城的鞦色在斜陽下顯得格外淒涼。 鄕親們震驚地傳遞著哀傷的消息,老父親來收取你在外地的棺材歸家。 分別的夢境中我們還能一起研磨墨硯,你的霛魂應該明白要廻家探望家人。 至今在你的館捨下還畱有許多未完成的文稿,每次見到離鄕背井的人,我都會淚流滿麪。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彭秀才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對鄕愁的感慨。詩中,“一疾如何便永違”直抒胸臆,表達了對彭秀才突然離世的震驚與不捨。通過“都門鞦色慘斜暉”的描繪,進一步烘托出悲涼的氛圍。後兩句則通過夢境與現實的對比,抒發了對逝者的懷唸和對家鄕的思唸。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對家鄕的眷戀之情。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