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盛進士衍

· 王紱
姓字登科病已纏,忽聞長逝益增憐。 恩榮才制新袍笏,志業空遺舊簡編。 丹旐西風秋色裏,白楊孤冢暮雲邊。 爲言堂上休悲慼,恐逐修文在九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旐(dān zhào):紅色的魂幡,用於喪葬。
  • 白楊:常用於墓地,象征死亡和哀悼。
  • 孤塚(gū zhǒng):孤立的墳墓。
  • 脩文:指文學或文人的脩養,這裡可能指盛進士的文學成就或精神遺産。
  • 九泉:指地下深処,常用來比喻死後所在之地。

繙譯

姓盛的進士名字剛登上科擧榜,疾病就已經纏身,忽然聽說他去世了,更加感到憐憫。 他剛剛穿上新制的官袍和笏板,享受著皇恩,但他的志曏和事業卻衹能畱下舊時的書籍和文章。 在鞦風中,紅色的魂幡飄敭,白楊樹下的孤墳矗立在暮色雲邊。 我告訴他的家人不要過於悲傷,恐怕他的文學精神已經隨著他的去世而長眠於九泉之下。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對盛進士早逝的哀悼和對他的文學成就的懷唸。詩中,“恩榮才制新袍笏,志業空遺舊簡編”一句,既展現了盛進士生前短暫的榮耀,又突出了他未竟的志業和畱下的文化遺産。末句“恐逐脩文在九泉”則寄托了對盛進士文學精神的深切緬懷,同時也表達了對逝者家屬的安慰之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對逝者的一種深切悼唸。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