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衣

· 王恭
獨抱清砧冷,那堪搗夜闌。 淚飄雙杵落,愁絕一燈殘。 煙月閨中趣,風霜塞上寒。 年年空寄遠,相憶恨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擣衣:古代婦女洗衣時用木杵在砧上捶擊衣服,使之乾淨。
  • 清砧:指洗衣用的砧板。
  • 夜闌:夜深。
  • :洗衣時用來捶打衣服的木棒。
  • 閨中:指女子的內室。
  • 塞上:邊塞之上,指邊疆地區。

繙譯

獨自抱著冰冷的洗衣砧板,怎能忍受這深夜的擣衣聲。 淚水隨著雙杵的敲擊落下,憂愁至極,一盞燈火也即將熄滅。 菸霧中的月光映照著閨中的樂趣,風霜則帶來了邊塞的寒冷。 年年都在空寄思唸,相互廻憶,恨意卻漫無邊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深夜擣衣的情景,通過“獨抱清砧冷”和“淚飄雙杵落”等句,深刻表達了她的孤獨和憂愁。詩中“菸月閨中趣,風霜塞上寒”對比了閨中的溫馨與邊塞的嚴寒,突顯了女子對遠方親人的思唸與擔憂。結尾的“年年空寄遠,相憶恨漫漫”更是抒發了無盡的思唸與恨意,情感深沉,意境淒涼。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