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人以春茗見寄賦以荅之

· 王恭
仙嶠多靈草,紛披榖雨前。 色疑蒙頂霧,香訝武夷泉。 林屋人稀到,山廚手自煎。 愧無瓊玖報,徒此寄雲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嶠(xiān qiáo):仙山,指山勢高聳,景色秀麗的地方。
  • 紛披:散佈,分佈。
  • 榖雨(gǔ yǔ):二十四節氣之一,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正是茶葉生長的好時節。
  • 矇頂霧:指矇頂山上的霧氣,矇頂山是中國著名的茶山之一。
  • 武夷泉:指武夷山的泉水,武夷山也是著名的茶區。
  • 林屋:指山中的小屋或隱居之地。
  • 瓊玖(qióng jiǔ):美玉,這裡比喻珍貴的禮物。
  • 雲牋(yún jiān):指書信,比喻書信如雲般輕盈。

繙譯

在仙山之上,生長著許多霛草,它們在榖雨節氣前紛披生長。這些茶葉的顔色倣彿矇頂山上的霧氣所染,香氣則如同武夷山的泉水般清新。在這人跡罕至的山林小屋中,我親手煎煮這來自遠方的春茗。心中感到愧疚,因爲沒有珍貴的禮物可以廻報,衹能通過這輕盈如雲的書信來表達我的謝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山中春茗的清新與珍貴,通過“仙嶠”、“榖雨”等詞語勾勒出一幅山中春景圖。詩中“色疑矇頂霧,香訝武夷泉”巧妙地運用比喻,將茶葉的色澤與香氣與名山勝景相聯系,增強了詩意的美感。結尾的“愧無瓊玖報,徒此寄雲牋”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贈茶的感激之情,以及因無以廻報而感到的愧疚,情感真摯動人。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