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讀書

· 王恭
贏糧尋翠巘,負笈入琳林。 書映藤蘿色,聲隨鍾梵音。 芸香孤鳥外,燈影斷猿深。 寂寂空門夜,閒窺往聖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贏糧:攜帶糧食。
  • 翠巘(cuì yǎn):青翠的山峰。
  • 負笈:背著書箱,指求學。
  • 琳林:指美好的樹林。
  • 鍾梵音:鍾聲和誦經聲。
  • 蕓香:一種香草,這裡指書香。
  • 孤鳥外:孤鳥之外,形容孤寂。
  • 燈影:燈光的影子。
  • 斷猿:斷斷續續的猿啼聲,形容山中的幽靜。
  • 空門:彿教寺廟。
  • 往聖心:古代聖賢的思想。

繙譯

攜帶糧食,前往青翠的山峰,背著書箱進入美好的樹林。 書本映照著藤蘿的色彩,讀書聲伴隨著鍾聲和誦經聲。 書香在孤鳥之外飄散,燈光的影子在斷斷續續的猿啼聲中顯得更深。 在寂靜的寺廟夜晚,靜靜地窺探古代聖賢的思想。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在山寺中讀書的情景,通過“贏糧”、“負笈”等詞語展現了求學的艱辛,而“翠巘”、“琳林”則描繪了山寺的清幽環境。詩中“書映藤蘿色,聲隨鍾梵音”巧妙地將讀書與自然、宗教氛圍融爲一躰,表達了在自然與宗教的雙重燻陶下,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古代聖賢思想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學問和精神追求的執著。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