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夏懷西巖舊隱

· 王恭
關河暑漸收,池館欲迎秋。 忽憶山中事,偏懷靜者流。 焚香依曉榻,洗鉢動寒湫。 苦被紅塵縛,何期到上頭。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關河:指山河。
  • 暑漸收:暑氣逐漸消退。
  • 池館:池邊的館舍。
  • 靜者流:指追求寧靜生活的人。
  • 焚香:點燃香料,常用於冥想或祈禱。
  • 曉榻:清晨的牀榻。
  • 洗鉢:清洗僧侶用的飯鉢,這裏指僧侶的生活。
  • 寒湫:寒冷的水潭。
  • 紅塵:塵世,指紛擾的世俗生活。
  • 上頭:高處,這裏指遠離塵囂的地方。

翻譯

山河間的暑氣漸漸消退,池邊的館舍即將迎來秋意。 突然想起山中的往事,特別懷念那些追求寧靜生活的人。 在清晨的牀榻旁焚香,清洗僧侶的飯鉢時觸動了寒冷的水潭。 苦於被紛擾的世俗生活所束縛,何時才能到達那遠離塵囂的高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暑去秋來的自然景象,並通過對山中靜謐生活的懷念,表達了對世俗紛擾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詩中「焚香依曉榻,洗鉢動寒湫」的描寫,細膩地展現了僧侶生活的清靜與超脫,而「苦被紅塵縛,何期到上頭」則強烈地抒發了對塵世束縛的不滿和對高遠境界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深刻反思。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