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還山中

· 王恭
仙台飛鳥外,灌木隱琳宮。 歸路多瑤草,還山盡錦峯。 浴舟臨野水,飛佩入寒鬆。 愧我紅塵裏,空憐絕世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仙台:指道士脩鍊或居住的高台。
  • 灌木: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
  • 琳宮:指道觀,道教的廟宇。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服用可以長生不老。
  • 錦峰:形容山峰美麗如錦綉。
  • 浴舟:在舟中沐浴,這裡指泛舟。
  • 飛珮:珮帶在身上的玉珮,行走時發出聲響。
  • 紅塵:塵世,人間繁華的生活。
  • 絕世蹤:超脫塵世的蹤跡。

繙譯

在飛鳥翺翔的高台之外,灌木叢生,隱約可見道觀的身影。 歸途中,你將遇到瑤草叢生,廻到山中,滿眼盡是如錦綉般的山峰。 你在野水中泛舟沐浴,身珮玉飾,步入寒松林中。 我在這紅塵俗世中,空自憐惜你那超脫塵世的蹤跡。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士歸山的情景,通過“仙台”、“瑤草”、“錦峰”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仙境氛圍。詩中“浴舟臨野水,飛珮入寒松”一句,生動地表現了道士逍遙自在的生活狀態。結尾的“愧我紅塵裡,空憐絕世蹤”則表達了詩人對道士超脫生活的羨慕與自愧不如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生活的反思和對仙境生活的曏往。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