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深處爲陳孟端題

· 王紱
高隱白雲深復深,階除晴晝亦生陰。 山藏暝色迷歸鶴,窗捲朝嵐恐潤琴。 忽爾去留那有跡,飄然舒捲絕無心。 道人只自閒怡悅,俗客要來難便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暝色(míng sè):暮色,傍晚時昏暗的天色。
  • 歸鶴:歸巢的鶴,常用來象徵歸隱或歸家。
  • 朝嵐(zhāo lán):早晨的霧氣。
  • 潤琴:使琴受潮,這裏指霧氣可能使琴受潮。
  • 忽爾:忽然。
  • 飄然:形容輕盈飄動。
  • 舒捲:展開和捲起,這裏形容雲的變化。
  • 絕無心:完全沒有心機,形容雲的自然狀態。
  • 道人:修道之人,這裏指隱士。
  • 閒怡悅(xián yí yuè):悠閒自得,心情愉悅。
  • 俗客:世俗之人,與隱士相對。

翻譯

隱居在白雲深處的深處,即使在晴朗的白天,臺階上也生出陰涼。 山中暮色讓歸巢的鶴兒迷失方向,早晨的霧氣似乎要使琴受潮。 雲朵忽然出現又忽然消失,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輕盈地飄動,展開和捲起,全無心機。 道人獨自享受着這份閒適和愉悅,世俗之人想要來訪卻難以找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士在深山白雲中的生活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隱士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詩中「山藏暝色迷歸鶴,窗捲朝嵐恐潤琴」巧妙地運用了對仗和意象,展現了隱士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畫面。尾聯「道人只自閒怡悅,俗客要來難便尋」則直接表達了隱士的孤高與超脫,體現了明代文人追求心靈自由的精神風貌。

王紱

王紱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孟端,號友石生,以隱居九龍山,又號九龍山人。自少志氣高發,北遊逾雁門。永樂中以薦入翰林爲中書舍人。善書法,自謂書必如古人,庶可名業傳後。尤工畫山水竹石,妙絕一時。性高介絕俗,豪貴往見,每閉門不納。有《王舍人詩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