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宴別陳叔晦

· 王恭
縣城高館宴離觴,共對寒燈別意長。 孤嶂啼猿驚落葉,誰家殘笛度微霜。 雲山驛路遙相送,魚鳥滄洲舊莫忘。 知爾懷人何處是,秣陵春樹遠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離觴(lí shāng):離別的酒宴。
  • 孤嶂(gū zhàng):孤立的山峯。
  • 殘笛(cán dí):斷斷續續的笛聲。
  • 魚鳥滄洲(yú niǎo cāng zhōu):指遙遠的水邊,常用來比喻隱居或遙遠的地方。
  • 秣陵(mò líng):古代地名,今南京。

翻譯

在縣城的高館中設宴送別,共同面對着寒冷的燈光,別離之情深長。 孤立的山峯上猿猴的啼叫驚動了落葉,不知是誰家的斷斷續續的笛聲在微霜中飄蕩。 雲霧繚繞的山路遙遙相送,魚和鳥在遙遠的水邊,舊日的記憶不要忘記。 知道你懷念的人在哪裏,秣陵春天的樹木在遠方蒼蒼茫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寒夜中離別的深情。通過「孤嶂啼猿」和「殘笛度微霜」的意象,營造出一種淒涼而深遠的氛圍,表達了離別時的不捨與思念。詩中「雲山驛路遙相送」展現了送別場景的遼闊與遙遠,而「秣陵春樹遠蒼蒼」則寄託了對遠方親友的深切懷念。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感慨。

王恭

明福建長樂人,一作閩縣人。字安中,自號皆山樵者。少遊江海間,中年葛衣草履,歸隱於七巖山,凡二十年。永樂四年,以薦待詔翰林。年六十餘,與修《永樂大典》,授翰林院典籍。爲閩中十才子之一。有《白雲樵唱集》、《草澤狂歌》。 ► 1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