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經德王廢宮
有客十月行山東,道經德王舊廢宮。
宮邊老人時能說,具陳舊入府宮中。
當時王坐浣妝樓,自誇羅綺幾千秋。
此日老人年尚少,眼看春去不知愁。
池邊錯落金粉浮,美人夜捲珠簾鉤。
鴨綠小靴紅鶴嘴,內信傳梳宮樣頭。
兩旁盡種根深柳,肯把垂楊繫馬首。
雨時又聽芭蕉花,自倚諸王不如他。
一朝會歇繁華地,宮蛙散入行人耳。
行人來去讀舊碑,年深碑沒時代移。
石馬森然如有說,兒童歌落青州雪。
風起行人莫上臺,至今臺上生明月。
十萬牛山道上家,不知若個看空花。
斜陽半落空宮瓦,傳說當年舊浣紗。
只今鳥雀喧臺榭,猶似銀屏歌舞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德王:明朝的一個王爵封號。
- 浣妝樓:指德王的宮殿中的一個樓閣,可能是德王妃嬪梳妝打扮的地方。
- 鴨綠小靴紅鶴嘴:形容女子穿着的精緻靴子,顏色鮮豔。
- 內信傳梳宮樣頭:指宮中流行的髮型,通過內部消息傳遞而流行。
- 垂楊:即垂柳。
- 芭蕉花:芭蕉的花,這裏可能指芭蕉樹。
- 石馬:可能是指雕刻的石馬,作爲裝飾或紀念。
- 牛山:地名,可能指德王墓地所在的山。
- 空花:比喻虛幻不實的事物。
- 銀屏:指華麗的屏風,這裏用來形容宮廷的繁華。
翻譯
有客人在十月前往山東,途中經過德王舊日的宮殿遺址。宮殿旁的老人還能講述往事,詳細描述他曾進入宮中的經歷。
那時德王坐在浣妝樓,自誇他的華麗服飾能流傳千秋。老人回憶說,當時他還年輕,只看到春天的離去,卻不知愁苦。
池邊漂浮着金粉,夜晚美人捲起珠簾。她們穿着精緻的靴子,梳着宮中流行的髮型。
宮殿兩旁種滿了根深蒂固的柳樹,不願用垂柳繫馬。雨天時,又聽到芭蕉樹下的聲音,自認爲諸王之中無人能及。
一旦繁華落幕,宮中的蛙聲傳入行人耳中。行人來來去去,讀着古老的碑文,碑文隨着時間的流逝,已經模糊不清。
石馬彷彿在訴說着什麼,孩子們在青州雪中歌唱。風起時,行人不敢登上高臺,至今臺上依然映照着明月。
十萬牛山上的家族,不知有誰能看到這虛幻的繁華。斜陽半落在空曠的宮瓦上,傳說中那舊日的浣紗之地。
如今只有鳥雀在臺榭間喧鬧,彷彿還留有銀屏歌舞的夜晚。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一個老人的口述,描繪了明朝德王宮殿的昔日繁華與今日的荒涼。詩中通過對宮殿、服飾、美人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德王時代的奢華生活。後半部分則通過對比,表達了時光流轉、繁華不再的哀愁。詩人巧妙地運用了景物與情感的交織,使得整首詩充滿了歷史滄桑感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