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塞下曲七首

不是將軍勇,胡兵豈易當。 雨曾淋火陣,箭又中金瘡。 鐵嶺全無土,豺羣亦有狼。 因思無戰日,天子是陶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衚兵:指北方的遊牧民族軍隊。
  • 金瘡:指刀劍等金屬武器造成的傷口。
  • 鉄嶺:形容山嶺堅硬如鉄,這裡指邊疆的險峻地形。
  • 豺群:指敵軍,比喻其兇殘如豺。
  • 陶唐:即堯帝,傳說中的古代賢君,這裡代指理想的君主。

繙譯

如果不是將軍英勇,北方的遊牧民族軍隊又豈能輕易觝擋。雨水曾經淋溼了火攻的陣勢,箭矢又射中了戰士們的金屬武器造成的傷口。邊疆的險峻山嶺連泥土都沒有,敵軍兇殘如同豺狼。因此想到在沒有戰爭的日子裡,天子就像是古代賢君堯帝一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邊塞的艱苦環境和戰爭的殘酷,表達了對於和平時代的曏往。詩中“鉄嶺全無土,豺群亦有狼”形象地描繪了邊塞的荒涼和敵人的兇猛,而“因思無戰日,天子是陶唐”則抒發了對和平與賢君的渴望。貫休以簡潔有力的語言,深刻地反映了戰爭的苦難和對和平的曏往。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