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莊爲江西婁僉憲賦

· 樑蘭
幽莊軼浮景,端居絕囂紛。 何以永清晝,經史左右陳。 階下何所有,芸草被芳芬。 以之闢魚蠹,而與文翰親。 眷言顧茲卉,每懷康吾民。 周道良逶迤,載馳煩諮詢。 昭代行化臣,孰謂非香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芸莊:指種植芸草的莊園。
  • (yì):超越。
  • 浮景:浮動的光影,比喻世俗的紛擾。
  • 囂紛:喧囂紛擾。
  • 芸草:一種香草,古人用以驅除書蟲。
  • 魚蠹(dù):書蟲,指蛀蝕書籍的小蟲。
  • 文翰:文章,泛指書籍。
  • 眷言:深情地回顧。
  • 康吾民:使我的民衆安康。
  • 周道:周朝的治國之道。
  • 逶迤(wēi yí):曲折綿延。
  • 載馳:載着馬車奔馳,比喻忙於政務。
  • 諮詢:詢問,徵求意見。
  • 昭代:明君在位的時代。
  • 行化臣:推行教化的臣子。

翻譯

幽靜的莊園超越了世俗的紛擾,我在這裏安居,遠離喧囂。 如何讓這清靜的白天更加長久?我在左右擺放着經史書籍。 臺階下有什麼?是散發着芳香的芸草。 它用來驅趕書蟲,與書籍文化相親近。 深情地回顧這些花草,我時常懷念如何讓我的民衆安康。 周朝的治國之道曲折綿延,我忙於政務,需要不斷諮詢。 在明君的時代,推行教化的臣子,誰說不是像香芸一樣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幽靜的莊園,通過芸草和經史書籍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清靜生活的嚮往和對文化的熱愛。詩中「芸草被芳芬」不僅美化了環境,也象徵着文化的薰陶和教化的力量。結尾提到「昭代行化臣」,暗示了作者希望在明君的治下,能夠像芸草一樣,爲民衆帶來文化的滋養和精神的安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社會責任的擔當。

樑蘭

明江西泰和人,字庭秀,又字不移。師陳一德。工詩,但才調不如師。間居不仕,自號畦樂。有《畦樂詩集》。 ► 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