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孝友堂

· 樑蘭
君家兄弟今所無,堂顏孝友名非虛。七帙壽母堂中居,閨門整肅嚴君如。 家人禮法莫敢疏,金昆玉季丹鳳雛。綵衣斑斕堂下趨,左右更侍朝而脯。 壎篪迭奏湛且孺,孫男孫女前襟裾。冢婦稚婦後婉媮,慈顏有喜成歡娛。 叔也鼓笈上京都,擅名太學講唐虞。前年歸省榮鄉閭,天子選才需文儒。 豸冠白簡立玉除,千鍾之祿養有餘。不用剖冰求鯉魚,四時甘旨登牢蔬。 人間此樂疇能俱,紫荊花發暮春初。萱草葉齊雨露濡,鸞回錦誥來天衢。 爲君升堂倒雙壺,我歌此詩豈苟諛,觀風有使行當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七帙(zhì):指七十歲。
  • 綵(cǎi)衣斑斕:指穿着五彩繽紛的衣服。
  • 壎篪(xūn chí):古代的兩種樂器。
  • 湛(zhàn)且孺:深沉而純真。
  • 冢(zhǒng)婦:長子的妻子。
  • 稚(zhì)婦:幼子的妻子。
  • 婉媮(wǎn yú):溫柔美好。
  • 豸(zhì)冠:古代官員的帽子。
  • 玉除:玉石臺階,指宮廷。
  • 剖冰求鯉魚:比喻孝行。
  • 牢蔬:指祭祀用的蔬菜。
  • 疇(chóu)能俱:誰能比得上。
  • 萱草:一種植物,常用來象徵母親。
  • 鸞回錦誥:指皇帝的詔書。
  • 天衢(qú):天上的道路,比喻朝廷。
  • 雙壺:指酒壺。

翻譯

你家的兄弟們是現在所罕見的,堂上掛着「孝友」二字,名不虛傳。七十歲的母親在堂中居住,家中的規矩嚴肅如同嚴父。 家中的禮法沒有人敢疏忽,兄弟們如同金玉般珍貴,像是丹鳳的雛鳥。他們穿着五彩繽紛的衣服在堂下走來走去,早晨還會侍奉母親吃早餐。 壎篪這兩種樂器交替演奏,深沉而純真,孫男孫女們圍繞在母親身邊。長子和幼子的妻子在後頭溫柔美好,慈祥的母親因此感到歡樂。 你的弟弟帶着書本上京都,在太學中以講授唐虞的故事而聞名。前年他回家省親,榮耀了鄉里,天子正在選拔有才華的文人。 他戴着豸冠,手持白簡站在玉石臺階上,享受着豐厚的俸祿,足以養家。不需要像剖冰求鯉那樣表現孝行,四季都有美味的祭祀蔬菜。 人間這種樂趣誰能比得上,紫荊花在暮春初開。萱草的葉子在雨露中顯得更加齊整,皇帝的詔書如同鸞鳥飛回天上的道路。 爲了慶祝,我們升堂倒酒,我唱這首歌並非空洞的讚美,而是有使者即將記錄的風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家庭和睦、孝順的景象,通過豐富的細節展現了家庭成員間的深厚情感和尊敬長輩的傳統美德。詩中運用了許多象徵和比喻,如「金崑玉季丹鳳雛」形容兄弟們的珍貴和優秀,「剖冰求鯉魚」比喻孝行,以及「鸞回錦誥來天衢」象徵皇帝的恩寵。整體上,詩歌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家庭和諧與孝順美德的讚美。

樑蘭

明江西泰和人,字庭秀,又字不移。師陳一德。工詩,但才調不如師。間居不仕,自號畦樂。有《畦樂詩集》。 ► 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