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侄賓進庠

遊黌誰幼小,惟爾最英年。 謁聖班從後,標明榜獨先。 父師垂義訓,子弟聚豪賢。 金馬吾家舊,須先着祖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遊黌(yóu hóng):指在學府中學習。
  • 謁聖:指拜見聖人,這裏特指參加科舉考試。
  • 標明榜:指科舉考試的錄取名單。
  • 父師:指父親和老師。
  • 義訓:指道德和學問的教誨。
  • 子弟:指學生或晚輩。
  • 豪賢:指才華橫溢的人。
  • 金馬:指金馬門,古代科舉考試的場所。
  • 祖鞭:比喻先人的遺訓或榜樣。

翻譯

在學府中誰最年輕,只有你最爲英俊少年。 拜見聖人時排在後面,但錄取名單上你卻名列前茅。 父親和老師給予你道德和學問的教誨, 學生們聚集在一起,都是才華橫溢的年輕人。 金馬門是我們家族的舊地,你應該先繼承祖先的遺訓。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侄子在學府中的優異表現,通過對比「謁聖班從後」與「標明榜獨先」,突出了侄子的才華和成就。詩中「父師垂義訓,子弟聚豪賢」描繪了家族和學府中的教育氛圍,而「金馬吾家舊,須先着祖鞭」則強調了家族傳統的重要性,鼓勵侄子繼承家族的榮耀和遺訓。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侄子未來成就的期待和家族榮譽的傳承。

張嗣綱

張嗣綱,字效忠。清遠人。少懷大志,及長,閉戶潛修,於經史外,更習《六韜》《三略》。明神宗萬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連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頭參將,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餘詩草》二卷。事見民國《清遠縣誌》卷一〇。 ► 2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