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懷潮陽同人黃元宇黃玉田兩方伯林仰晉給諫張惺初觀察

· 張萱
蓬飄萍散幾星霜,寤寐常懸月照樑。 同籍君皆衣錦客,敗羣我是觸藩羊。 浮雲變態緣何事,春夢迴頭有幾場。 最羨鳳城歌四鳳,一時千仞共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飄萍散: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星霜:星辰一年一週轉,霜每年遇寒而降,因以星霜指年歲。
  • 寤寐:醒着和睡着,指日夜。
  • 月照梁:月光照在屋樑上,比喻思念之情。
  • 衣錦客:穿着錦衣的客人,比喻顯貴。
  • 敗羣我:在羣體中顯得失敗或不合羣的我。
  • 觸藩羊:比喻處境困難。
  • 浮雲變態: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多端。
  • 春夢:比喻短暫而虛幻的美好事物。
  • 鳳城:指京城。
  • 四鳳:比喻四位傑出的人物。
  • 千仞:形容山峯高聳,比喻人的志向高遠。
  • 翱翔:在空中迴旋地飛。

翻譯

我像蓬草和浮萍一樣漂泊不定,已經度過了多少年月,日夜思念着你們,如同月光照在屋樑上那樣清晰。你們都像穿着錦衣的顯貴客人,而我卻像那觸碰籬笆的羊,顯得失敗而不合羣。世事如浮雲般變幻莫測,美好的事物如同春夢一般短暫。我最羨慕京城中的四位傑出人物,他們如同高聳的山峯,在空中自由翱翔。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對自己漂泊不定、處境艱難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如「蓬飄萍散」、「月照梁」、「觸藩羊」等,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的心境和處境。同時,詩人對京城中的四位傑出人物表示羨慕,展現了其對高遠志向的嚮往。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語言凝練,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的深刻感悟。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