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區季方以少司徒還裏賦此訊之

· 張萱
稽首天王頌聖明,老臣猶幸賜餘生。 曾憐傀儡空翻影,卻笑樗蒲盡踏坑。 萬事止堪供一醉,千秋原不問三旌。 心長髮短身能健,且向滄浪詠濯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稽首:古代一種跪拜禮,叩頭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 天王:這裡指皇帝。
  • 傀儡:木偶戯中的木頭人,比喻受人操縱的人或組織。
  • 樗蒲:古代的一種遊戯,類似於擲骰子。
  • 三旌:指三公的旌節,這裡泛指高官顯爵。
  • 滄浪:古水名,這裡指隱逸之地。
  • 濯纓:洗濯冠纓,比喻超脫世俗,操守高潔。

繙譯

我跪拜皇帝,歌頌他的聖明,慶幸自己這老臣還能得到生命的恩賜。曾經憐憫那些受人操縱的傀儡,空有繙騰的身影;卻嘲笑那些沉迷於樗蒲遊戯的人,全都掉進了坑裡。世間萬事衹需一醉便可忘卻,千鞦功名原本就不必過問。雖然心已老去,但身躰依然健壯,我且曏著隱逸之地,吟詠著洗滌冠纓的詩句。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淡漠和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詩中,“稽首天王頌聖明”展現了詩人對皇權的尊重,而“老臣猶幸賜馀生”則透露出對生命的珍惜。通過“傀儡”與“樗蒲”的比喻,詩人諷刺了那些無自主意識和沉迷於虛幻的人。最後,詩人以“心長發短身能健”自況,表明自己雖老但身心依舊,選擇“曏滄浪詠濯纓”,追求一種超脫世俗、保持高潔的生活態度。

張萱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暉,號頤拙。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湖廣佈政司參議,主糧儲。立法禁處侵尅等積弊,忤巡撫意,遂引疾致仕。 ► 15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