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寅仲和餘詩見貽介以酒資豈欲損有餘補不足耶賦此璧還兼訂桃源之約
多君高誼薄秋旻,白雪朱提及我陳。
卻笑傷廉更傷惠,似憐同病亦同貧。
李昌坐上銜杯少,杜甫庭中畏客頻。
明日披帷須一醉,桃源誰謂是迷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貽(yí):贈送。
- 介(jiè):通過,藉由。
- 璧還(bì huán):原物奉還。
- 薄秋旻(bó qiū mín):形容情誼深厚,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樣高遠。
- 白雪朱提(bái xuě zhū tí):白雪指純潔無瑕,朱提可能指紅色的提子,這裏比喻珍貴的禮物。
- 傷廉(shāng lián):損害廉潔。
- 傷惠(shāng huì):損害恩惠。
- 李昌(lǐ chāng):人名,可能指李昌祚,明代文人。
- 杜甫庭(dù fǔ tíng):杜甫的庭院,這裏指代杜甫的生活環境。
- 銜杯(xián bēi):飲酒。
- 披帷(pī wéi):揭開帷幕,這裏指相聚。
- 迷津(mí jīn):迷失的路途,比喻困境。
翻譯
你深厚的情誼如同秋日高遠的天空,送來了純潔如白雪、珍貴如朱提的禮物和詩篇。我笑自己,這禮物雖好,卻也讓我感到既損害了你的廉潔,又損害了你的恩惠,彷彿你我都是同病相憐的貧者。在李昌的宴席上,我們飲酒不多,而在杜甫的庭院中,我卻因客人頻繁而感到畏懼。明日揭開帷幕,我們必須痛飲一番,誰說桃源就是迷失的路途呢?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朋友深厚情誼的感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友人贈送禮物和詩篇的複雜心情。詩中,「白雪朱提」形象地描繪了禮物的珍貴和純潔,而「傷廉傷惠」則反映了作者對友人慷慨之舉的矛盾感受。末句「桃源誰謂是迷津」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相聚的期待,以及對人生道路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