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泮水:古代學宮前的水池,象徵着學問的源泉。
- 涵光:蘊含光輝,指學問的積累和光彩。
- 華館:華麗的學府。
- 筆生煙:形容文思泉涌,寫作時筆下生風。
- 黃卷:古代書籍,因用黃紙書寫而得名,這裏指學問。
- 衣冠:指士人的服飾,也代指士人。
- 白蓮:象徵純潔和高雅。
- 世業:世代相傳的事業,這裏指詩書學問。
- 門戶:家族或家庭的名聲和地位。
- 豪賢:傑出的人才。
- 壎篪:古代的兩種樂器,壎是陶製的吹奏樂器,篪是竹製的吹奏樂器,常用來比喻和諧的兄弟關係。
- 几筵:古代的宴席。
翻譯
在學宮前的水池邊,我積累學問已有多年, 欣喜地看到華麗的學府中,學子們筆下生風,文思泉涌。 往昔,燈火下催促着我們研讀古籍, 如今,士人的服飾映襯着純潔高雅的白蓮。 幸好,詩書學問能世代相傳, 我敢說,我們家族因傑出人才而聲名遠揚。 功名,本就是男兒應追求的事業, 我樂於聽到兄弟間和諧如壎篪的奏鳴,共慶宴席。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家族榮譽的自豪感,以及對兄弟間和諧關係的珍視。詩中通過「泮水」、「華館」、「黃卷」等意象,描繪了學宮的莊嚴和學問的深厚。後通過「衣冠映白蓮」展現了士人的高潔品格。詩末以「壎篪奏几筵」作結,寓意兄弟情深,共享功名之樂,情感真摯,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