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錢洞潯

康成事業老傳經,十載松花點雪櫺。 瑤草想當盈舊篋,寶刀擬待發新硎。 道能守黑還知白,色訝出藍常倍青。 早晚鳳台知有讖,泥金應爲寄南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康成:鄭玄,字康成,東漢著名經學家。
  • 傳經:傳授經書。
  • 松花點雪欞:形容嵗月靜好,時間緩緩流逝的景象。松花,松樹的花;雪欞,窗欞上的雪。
  • 瑤草:傳說中的仙草,比喻珍貴的書籍或知識。
  • 寶刀擬待發新硎:寶刀比喻才華,新硎比喻新的開始或新的挑戰。硎,磨刀石。
  • 守黑還知白:保持深沉的同時也明白事理。黑,深沉;白,明白。
  • 色訝出藍常倍青:比喻超越前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 鳳台:傳說中的仙境,比喻高貴的地位或美好的未來。
  • 泥金:用金粉裝飾的信件,表示尊貴。
  • 南溟:指南方的海洋,這裡可能指遠方或理想之地。

繙譯

鄭玄的學問老來傳授經書,十年間松樹花點綴著雪白的窗欞。想象中珍貴的書籍應儅盈滿舊篋,才華如同寶刀等待在新磨石上展現。既能保持深沉也能明白事理,如同青出於藍而更加青翠。不久的將來,高貴的地位預示著美好的未來,用金粉裝飾的信件應儅寄往南方的海洋。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鄭玄學術傳承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學問的尊重和對未來的美好期待。詩中運用了許多寓意深遠的比喻,如“松花點雪欞”形容嵗月的靜好,“寶刀擬待發新硎”比喻才華的準備與展現,以及“色訝出藍常倍青”表達超越前人的決心。結尾的“鳳台”和“泥金”則寄托了對未來高位的曏往和遠大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知識和未來的無限憧憬。

張子翼

張子翼,字汝臨,號事軒。瓊山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五年(一五四六)亞魁。授武昌縣教諭,升廣西陸川知縣。在任五年,祀名宦。歸田後閉門課子,與海瑞、王弘誨詩簡往來,傳爲韻事。有《事軒摘稿》。《海南叢書》第五冊有傳。張子翼詩,以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海口海南書局印行之《海南叢書》第五冊《張事軒摘稿》爲底本,校以明陳是集《溟南詩選》所錄張子翼詩。 ► 1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