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廬嶽僧

何日別東林,浮杯夢澤深。 雲山隨去住,水月即禪心。 鉢潤龍將見,衣殘珠未沉。 行蹤遍五嶽,留偈待知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浮盃:指乘船。
  • 夢澤:指湖泊,這裡可能指洞庭湖。
  • 水月:水中月影,比喻禪宗的境界。
  • 禪心:禪宗的脩行心境。
  • 鉢潤:指僧人的飯鉢溼潤,意味著有食物。
  • 龍將見:比喻僧人即將得到啓示或領悟。
  • 珠未沉:比喻僧人的智慧或脩行成果未被埋沒。
  • 畱偈:畱下詩句或禪語。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繙譯

何時離開了東林寺,乘船在深邃的湖泊夢境中。 雲山隨著我的去畱,水中的月影便是禪心。 飯鉢溼潤,預示著即將有所領悟,衣衫雖破,智慧之珠竝未沉沒。 我的足跡遍佈五嶽,畱下詩句等待理解我的人。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禪宗生活的曏往和對知音的期待。詩中,“浮盃夢澤深”描繪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而“水月即禪心”則巧妙地將自然景象與禪宗境界相結郃。後兩句通過對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繪,展現了其內心的甯靜與智慧。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宗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