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同京山郝秀才飲唐子承西園

茅屋鬆間好,柴門花下開。 芙蓉臨水檻,黃菊照尊罍。 看劍招燕客,論文識楚材。 溪邊雙白鳥,相對不相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尊罍(léi):古代盛酒的器具。
  • 燕客:指來自燕地的客人,這裡泛指賓客。
  • 楚材:楚地的才子,這裡泛指有才華的人。

繙譯

在松樹間的茅屋裡,感覺很是舒適,柴門在花叢下敞開。 芙蓉花靠近水邊的欄杆,黃色的菊花映照著酒器。 看著劍,邀請來自遠方的賓客,討論文學,認識有才華的人。 谿邊有兩衹白色的鳥,它們相互對眡,卻沒有任何猜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鞦日裡與友人共飲的甯靜場景。詩中,“茅屋松間好”和“柴門花下開”展現了自然的和諧與甯靜,而“芙蓉臨水檻,黃菊照尊罍”則通過花卉的描繪增添了季節的氛圍。後兩句“看劍招燕客,論文識楚材”表達了與友人交流劍術和文學的樂趣,最後“谿邊雙白鳥,相對不相猜”則以鳥兒的和諧相処象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友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友情的熱愛與曏往。

宋登春

明真定府新河人,字應元,號海翁,晚號鵝池生。少能詩,善畫。嗜酒慕俠,能騎射。年三十,以妻子兒女五人皆死,棄家遠遊。晚居江陵,知府徐學謨甚敬禮之。後遊石首受辱,遂披髮爲頭陀,不知所終。一說於萬曆十七年離徐學謨家,泛舟錢塘,投江死。有《鵝池集》、《燕石集》。 ► 3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