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陳惟寅贈其故弟惟允所畫山水
大髯袖中有廬嶽,嵐氣噴人寒色薄。
出贈生綃一幅圖,雲是小髯之所作。
我嘗遊君伯仲間,仲今已矣空見山。
畫中無限磐礴意,使我坐見愁滿顏。
重崖復澗迷樵路,杳杳煙蘿晝如暮。
溪閣風生醉客眠,野橋月出歸僧度。
櫪林蒙密楓林高,深處似有猩鼯號。
滿空雲凍動秋思,飛泉落日何蕭騷。
揮毫若此難再得,白鶴何時返鄉國。
良工自古多苦心,留賞人間賴遺墨。
南宮北苑皆已仙,此圖與之當並傳。
坐嗟存歿意難報,作歌愧匪瓊瑤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髯:指陳惟寅,因其鬍鬚濃密而得名。
- 廬嶽:指廬山,這裏形容畫中的山水景色。
- 生綃:生絲織成的薄紗,這裏指畫布。
- 小髯:指陳惟允,陳惟寅的弟弟,因其鬍鬚較短而得名。
- 磐礴:形容山勢雄偉。
- 猩鼯:猩猩和鼯鼠,這裏泛指山中的野獸。
- 蕭騷:形容風聲或水聲的淒涼。
- 南宮北苑:指南宮和北苑,這裏指陳惟寅和陳惟允的畫作。
翻譯
大髯的袖中彷彿藏有廬山的景色,山間的霧氣噴涌而出,寒意逼人。他送給我一幅畫,說是小髯所作。我曾經遊歷過他們兄弟倆的地方,如今小髯已逝,只能通過這幅畫來懷念他。畫中的山勢雄偉,讓我坐在這裏,滿面愁容。
畫中重重的山崖和曲折的溪澗讓人迷失了樵夫的路,茂密的煙蘿使得白晝如同黃昏。溪邊的小閣中風聲漸起,醉客在其中安眠,野外的橋上月色初現,歸來的僧人正緩緩走過。櫪樹林密佈,楓樹高聳,深處似乎有猩猩和鼯鼠的叫聲。滿空的雲霧凍結了秋思,飛泉落日之下,風聲水聲顯得格外淒涼。
這樣的畫作難得一見,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白鶴飛回故鄉。優秀的藝術家總是用心良苦,他們的作品留給了人間,賴以傳承。南宮和北苑的畫作都已經成仙,這幅畫與它們應當一同流傳。我坐在這裏,感嘆生死之間的難以回報,作這首詩,愧不敢當是珍貴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是徐賁對陳惟寅贈予的其弟陳惟允所畫山水畫的讚美和感慨。詩中通過對畫中景色的描繪,展現了畫作的生動和藝術價值,同時也表達了對陳惟允逝世的哀思和對藝術家的敬仰。詩中「磐礴意」、「猩鼯號」、「蕭騷」等詞語的運用,增強了詩的意境和情感表達,體現了詩人對藝術和生命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