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譯文
孩童的智識並不多,但是其知識愈少,智慧卻愈完整;成人的智識多,但智慧卻分散而不完整。
賞析
老子説:「爲學日益,爲道日損。」知識和學問固然是由累積而來,然而,一旦累積多了,便成爲一種負擔,形成注意力和生命的分散。心力一時在東,一時在西,全著於外界而沒有一箇內在的統一。所以老子主張這時要「爲道日損」,一天一天地減去妄見,而達到一種「絶學無憂」的境界。
孩童可以在一朵花中得到無上的樂趣,成人卻無法長久地把精神專注在一朵花上。如果説智慧是指使生命活得更美好而言,那麽,孩童确實比成人更易品嘗生命的滋味。因爲孩童單純,成人不單純;孩童完整,成人不完整。所以,許多智者主張活到最後要回到嬰兒的純眞狀態,這時候的心態和未成長時的心態,在感受上幷無多大的差別,主要的分別在於一箇會失去,而復歸的狀態則不會再失去了。

陳繼儒
明松江府華亭人,字仲醇,號眉公,又號糜公。諸生。志尚高雅,博學多通,少與同郡董其昌、王衡齊名。年二十九,取儒衣冠焚棄之,隱居小崑山,後居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善文,短翰小詞,皆極風致。書法蘇、米,兼能繪事。董其昌久居詞館,書畫妙天下,推眉公不去口。眉公又刺取瑣言僻事,編次成書,遠近爭相購寫,於是名動寰宇。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卒於家。有《眉公全集》。
► 2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