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 一年春事都來幾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緑暗紅嫣渾可事。緑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 買花載酒長安市,又爭似家山見桃李?不枉東風吹客淚,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
拼音

譯文

一年的春光算來能佔幾分?到如今早過了三分之二。緑葉葱翠紅花嬌艷都是樂事。可是在緑楊婆娑的庭院中,在暖風吹動的簾幕下,卻有個人憂心忡忡面容憔悴。 就算是天天在長安買花載酒,又哪能比得上在故鄕山裏觀賞桃李?不要怪春風吹落異鄕人的眼淚,相思之情難以表白,夢魂也飄忽無依,衹有回到家鄕纔稱心如意。

注釋

都來:算來。 幾:若干、多少。 三之二:三分之二。 紅嫣:紅艷、濃麗的花朵。 渾可事:都是愉快的事。渾,全;可事,可心的樂事。 長安:指開封汴梁。 爭似:怎像。 家山:家鄕的山,指故鄕。 不枉:不要冤枉、不怪。 是:正确。

這是一首傷春懷鄕詞。上闋寫賞花傷春。「一年」二句交待「春事」已過三分之二,「緑暗紅嫣」,講暮春尙餘可心樂事之景,暗寓了「夕陽無限好」之意。「緑楊」二句以鏡頭推進的方式,穿庭院,開簾幕,再映出一個憔悴之人。是誰呢?聯繫下闋「相思難表」來看,顯然是詞人的愛妻。這幾句是詞人賞花傷春而聯想到如花愛妻的紅顔憔悴,遂引發下闋之懷人思歸。「買花」二句,將「長安買花」與「家山桃李」對照、比較,顯示出對家鄕愛妻的深情與愛重。「不枉」句,講不要錯怪春風吹落了感傷的淚水,詞人沒有像一些詞家怨天尤物,責備春風惹恨,花草添愁,而是樸厚、坦誠地講:「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最後詞人表示而今唯有歸返家鄕最好,趁桃李芳華,享受團圓美滿,以慰藉孤獨、寂寞,流露出對仕途遷延的厭倦。全詞語言渾成,感情眞摯,情思由近及遠,構思新巧。

賞析

這是一首以傷春、懷人、思歸爲內容的詞作。 此詞上闋寫主人公獨自賞春而傷懷。起筆突兀,先提出疑問:「一年春光算來能占幾分?」接著自問自答:三分春色,早已過了三分之二,直接抒發傷春的感慨。詞中以「緑暗紅嫣」暗示春已到頭,但這幷不意味著再沒有讓人賞心悅目的事了,這樣的時刻更應該好好把握,及時行樂。「緑楊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三句層層推進,穿過庭院,揭開簾幕,現出一個憔悴之人。可此人憔悴的原因,詞人沒有説明,把答案畱到了下文。 下闋抒情,側重寫鄕思。過闋兩句中,「長安買花」和「家山桃李」兩種事物對比鮮明,表達了詞人對故園的思念,這是對上文的回答。接下來三句緊承上文,東風本是無辜的,行客之所以落淚衹是因爲思念家鄕的緣故,可見鄕愁之濃。最後一句是詞人決心回家的宣言,思鄕不已,夢鄕不遇,最後決定唯有歸去纔是,反映了作者厭倦宦遊,欲歸鄕的心情,把思鄕的感情推嚮高潮。 全詞語言渾成,感情眞摯,動人心魄。「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三句揭明傷春落淚乃在作者內心相思情切,連魂靈都日思夜夢「家山桃李」,雖説是空幻無據。春風吹淚,不過是鬱於心而形於面而已。抒情眞切,富人情味。最後以「惟有歸來是」結尾,表示了作者唯有歸返家鄕最好,趁桃李芳華,享受團圓美滿,以慰藉孤獨、寂寞,流露出對仕途遷延的厭倦。換頭兩句運用的是比興手法,「買花載酒」指結交名妓,「家山桃李」指家中嬌妻。後半闋主要是抒懷人、思歸之情,婉轉纏綿,與前半片入目景相融彙。全詞觸景生情,還必須思自近及遠,以花爲結構與情蘊之脈絡,構思新巧,心理刻劃深曲婉轉。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