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遠

日月淹秦甸,江湖動越吟。 蒼桐應露下,白閣自雲深。 皎皎非鸞扇,翹翹失鳳簪。 牀空鄂君被,杵冷女嬃砧。 北思驚沙雁,南情屬海禽。 關山已搖落,天地共登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特別難以理解的詞語。

翻譯

日月漸漸消逝在秦地的郊野,漂泊江湖之上傳來越地的吟唱。青蒼的梧桐應該正承受着露水,白色的樓閣自是被雲霧深深環繞。明亮潔白的不是團扇,高高翹起的像失落了鳳簪。牀榻上空留着鄂君的錦被,搗衣的石杵冰冷着女子的搗衣砧。向北的思緒驚擾了沙地上的大雁,向南的情懷寄託於海上的禽鳥。關隘山嶺已經草木凋零,天地之間一同登上高處眺望。

賞析

這首詩以深沉的情感表達了對遠方的思念。詩中通過「日月淹秦甸」「江湖動越吟」等描寫營造出一種歲月流逝、漂泊之感。「蒼桐」「白閣」等景象增添了幾分靜謐和幽遠。「皎皎非鸞扇,翹翹失鳳簪」以具象的事物來暗示思念的對象或美好事物的失去。「牀空鄂君被,杵冷女嬃砧」更凸顯出一種孤寂。後面的「沙雁」「海禽」傳遞着遙遠和飄零之意。最後兩句寫關山的凋零和天地間的登臨,將個人的情感與廣袤的天地相連,使思念之情更加深遠廣闊。整首詩意境深沉、含蓄,情感真摯且富有層次感,展現了李商隱獨特的藝術風範。

李商隱

李商隱

李商隱,著名詩人。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爲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 6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