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祐癸酉秋九月蒙恩補郡維揚十一月到治蒞事之始首閱題名前後帥守莫非一時豪傑固所欽慕矣然於其間九公頗有夤
維揚禹九州,淮南唐四鎮。
地據江海衝,星佔楚吳分。
五季劇荒擾,我朝夷僭閏。
督府時稱雄,守帥選常遴。
由來竹符使,莫匪邦家聞。
其間九賢者,尤推萬人俊。
太原文章伯,師友淵源浚。
五事陳便宜,七制推典訓。
屢薦官雖崇,三已色無慍。
岐公老藩朝,惠愛浹吳晉。
薦士言有味,偃兵功不陳。
鼎飪方燮和,丘園終委順。
淵哉文肅公,生遘休明運。
三朝翰墨工,二府謀猷奮。
道卷任推遷,名全蔑緇磷。
鄭公樑棟才,天質璆琳韻。
大筆弟兄同,萬事朝廷問。
徊翔極宰樞,終始無疵吝。
仁宗初倦勤,魏公復來覲。
堂堂真相尊,謇謇嘉言進。
十字篆勳勞,大烝報忠藎。
樂安予舊館,早歲窺牆仞。
儒林仰宗工,政府發閎論。
雖無鼎銘勳,卻有書傳信。
吾友仲原父,利器發硎刃。
論經鄙章句,縱辨摧凌誶。
經緯夙志違,風流壯年盡。
文武惟秀公,將相紆雙印。
入輔復出藩,撫淮兼帥潤。
憶昔獲攀稽,後來嘗慕藺。
司空一代宗,累葉清風振。
繼父漢韋平,致君古堯舜。
時嘆人云亡,上嗟天不憖。
昔人企前修,景行仰高峻。
聲氣或相同,古遠視猶近。
馬遷稱晏嬰,羊祜交陸遜。
異代思執鞭,仇鄰通饋餫。
粵予望諸賢,先後來茲郡。
既非鎮俗才,仍抱終天釁。
砂礫自澄汰,鉛鏌殊銛鈍。
將書名在石,終慚駑附駿。
前人固難追,遺德猶可徇。
鞭後志良勤,思齊言亦訒。
顏㥏章在懷,年侵霜滿鬢。
俛仰復奚爲,茲焉俟嘉遁。
拼音
所属合集

蘇頌
宋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陽,字子容。蘇紳子。仁宗慶曆二年進士。知江寧。皇祐五年召試館閣校勘,同知太常禮院。遷集賢校理,編定書籍。英宗即位,爲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誥,知審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誥,出知婺州。元豐初,權知開封府,改滄州。奉旨編纂《魯衛信錄》。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書兼侍讀,以邃於律歷提舉研製新渾儀。元祐七年拜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爲相務使百官守法遵職,量能授任。後罷知揚州,徙河南。紹聖末致仕。有《蘇魏公集》、《新儀象法要》、《本草圖經》。
► 6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