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 李呂

鴟鴞嘲鳳凰,飛鳴競啾啾。 鳳兮問彼鴞,見憎何因由。 我居在丹穴,下瑞暫來遊。 梧桐與竹實,食息無外求。 爾本挾妖怪,隠身向陰幽。 所至興禍事,觜爪藏戈矛。 晝伏作鼠態,白日照可羞。 臭腐適其願,惡類自

酬令裕見寄之什 [] 李呂

伯才不鼓琴,良爲知音撤。 淵明琴無絃,荆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諛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繁,資用時

題宋德器致爽軒 [] 李呂

將軍嘯咤風雷生,一諾之寵千金輕。 仰頭看山默不應,此段王郎真絕人。 人言爽氣定何物,面目儼然君不識。 非氛非祲非烟雲,可以意了難口說。 子猷拄笏人笑癡,先生作齋人愈疑。 但知談河不救渴,豈信秀色能充饑

滄海行 [] 李呂

滄海有船不可渡,癡人求仙死不悟。 兒郎斷乳能幾時,忍令萬里投蛟螭。 兒牽母衣抱父泣,文書催行星火急。 樓船一去更不歸,至今思家朝夜啼。 人生不禁別離苦,但得生存猶一處。 君不見咸陽百萬家,長城白骨埋泥

寄題張道士招真閣 [] 李呂

君成道,去何許,寂寂空山號行府。 自從漢末人相值,因循今莫覩。 凄凉古廟落嵓隈,水遶閒庭縈嫩苔。 敕令立觀奉香火,屈指三十年中來。 道士張君見奇古,精力强明奈寒暑。 從前觀心力勤苦,經畫一新舊堂廡。

寄贈天台石橋京行人 [] 李呂

無心曾看石橋雲,有耳曾聽石橋水。 俗塵未盡難重留,飯麻纔竟歸心起。 自從一別五春風,夢繞橋庵西復東。 雀噪亭前聽茶鼓,蛇蟠砌外護瓜叢。 更憶依人兩烏鵲,朝朝飛下映真閣。 樹鵝土菌恣登盤,林麓素無蟲獸惡

登徐孺子亭 [] 李呂

昔賢久矣埋黃土,獨有清風翳環堵。 曾將一束奠生芻,今與遊人鬧歌舞。

簡龔令望 [] 李呂

乘興來尋老樹村,接談才祇敘寒溫。 翻然掉臂凌風去,何似王猷不及門。

南康道上 [] 李呂

穿山深徑如行巷,拱道喬枝欲化龍。 開闢從來年代遠,不知過盡幾人蹤。

復聞杜鵑 [] 李呂

憶到旴江聞子規,五更自在勸人歸。 而今俄起蓴鱸念,不爲山禽說是非。

宿洪氏南軒 [] 李呂

馬乳龍鬚方壓架,玉簪羅蓋漸平堤。 朅來頗釋塵勞念,況有清風入枕幃。